我的小生意 | 老手艺+新技术 修车行有对“父子兵”

未标题-1_4.gif

 

 

 

 

汽车工业不断进步,技术也快速迭代,这对修车师傅的技术考验也越来越大。在市区项王小区三期有这样一家修车店,店里的两位修车师傅是“父子兵”,“修一代”的父亲更懂老手艺,“修二代”的儿子却更精新技术,“修一代”与“修二代”是如何打好配合,经营好自家“大”买卖的呢?特别报道《我的小生意》,一起认识一对汽修父子。

 

 

 

 

【修车现场】

 

拆下来工程量太大了,你不如给这六颗螺丝拆下来,你也能割,你(这样)割危险!不能,这样太危险了,上切割机。

 

 

 

 

 

儿子 张琪

 

刚才指手画脚的是我父亲,因为排气管的切割,我们俩在意见上不统一。

 

 

 

 

 

父亲 张士奎

 

我是他爸,不听我的怎么行?不听我的,吃饭时我也得孬他两句,结果呢?结果还是听他的。

 

 

 

 

 

父亲 张士奎

 

我十五六岁吧,就开始到上海去学,学了有几年,那个时候包括上海车子也非常少,就是最普通的桑塔纳,那时候都是进口的,没有国产的。在家父母舍不得打舍不得骂,但是师傅他会骂你,不考虑这一点,出来学徒嘛,我是一心想着把这个手艺学到手。

 

 

 

攒了点“票子”的“修一代”,很快荣归故里,押上全部筹码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店,将技术二次转换成“票子”。

 

 

 

父亲 张士奎

 

一个出租车撞报废了,那时候普桑都十几万块钱,车主看着我三天三夜没睡觉,这车主不让你睡,自己买菜来陪我吃饭,陪我干活,赚有1000多块钱吧,但是自己心里面非常满意了,那时候1000多块钱,确实感觉也不少,确实不少。

 

 

 

“修一代”的小生意让一家人变得吃喝不愁,正当他沾沾自喜、春风得意时,“修二代”却暗暗发誓,此生不入修车行当。

 

 

 

儿子 张琪

 

我父亲的话,因为从早忙到晚上,然后比较辛苦,然后身上的话,因为修车比较脏一点,所以说当时就想着长大以后不要修车。

 

 

 

 

 
 
现场
 

张老板,您现在在做什么?更换汽车导航。

 

 

 

 

 

儿子 张琪

 

汽车的话,每年都在更新换代,有一些新车型,包括电车这一块,我爸都没接触过,再加上不识字,不进步就要被行业淘汰了,所以2017年,我就从文员岗位辞职接班了,我们年轻人,遇到不会的问题上网搜搜教程,几次下来就学会了,就成了自己的手艺。像现在这个天气的话,我们基本上从早上八九点钟到晚上下班五六点钟的话,基本上身上都是湿的。每天晚上回到家,基本上都是腰酸背痛,像有一些比较严重的车子的话,我们都会选择几个人晚上进行加班,因为白天的话,有一些其他的事情会打扰我们修车的一些思绪,只有晚上静下心的话,我们才能把问题解决好,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入“车门”深似海,从此悠闲是路人。儿子接过汽修的接力棒,“修一代”从此退居二线主管算账,“修二代”则潜心修炼,钻研技术,在服务上也更加细致周到。

 

 

 

 

客户 方先生

 

我给他们家修车有近二十年了,我所有的车都在他家修的,你比如修这里,其他的问题也给你解决一下,他们家父子俩在宿迁修车算很厉害的,在宿迁也是质优价廉,我一直很认可,ok。

 

 

 

 

 

 

儿子 张琪

 

像我们店的话,基本上很大一部分都是老客户,或者说老客户转介绍的新客户,因为很多老客户对我们店还是比较认可的,像一些玻璃水,一些简单的抛光,我们这边店里面都是做到免费的,他们也是一传十,十传百,介绍更多的客户来给我们。

 

 

 

 

 

 

学徒 杲亚峰

 

大老板,小老板平时对我都非常的照顾,技术方面学习了半年,基本上可以独立干了,我非常感谢他们。

 

 

三十多年的汽修行当,让父子俩的生意越来越好,如果要问起他家的生意经,“修一代”总结了四个大字!

 

 

 

父亲 张士奎

 

总结出来就是四个字,诚实守信。我也对我儿子这样讲的,我在宿迁也认识了那么多朋友,他们也看中我这方面做得比较到位,我觉得我儿子要传承我这四个字,我相信我们家生意会更上一层楼。

 

 

 

 

儿子 张琪

 

小时候看到父亲修车的话,我感觉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长大之后才觉得修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无论是在体力上面,还是在修车思维上面,都是需要去钻研,我希望通过我不断地努力,跟我父亲俩一定能把这间店的话经营地越来越好。

 

 

 

上阵父子兵,“修一代”的老手艺和“修二代”的新技术正是最好的搭档,父子俩坚持的“诚实守信”,也一定会让生意越做越大,技术也越来越强。

 

 

详情请收看21:10分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李宇

融媒体编辑:万蒙恩 王淼

审核:解秀晴

终审:徐庚立

 

 

我的小生意 | 街头大排档 日“啖”龙虾三百斤

我的小生意 | 一扇一世界 爱好变“营生”

我的小生意 | 又香又脆油炸包 10年前的价格老宿迁的味

我的小生意 | 闻香识人 走进陈媛媛的调香世界

我的小生意 | 烤肉火锅也外卖 看90后小伙的“美食小智慧”

我的小生意 | 凑齐11人一桌就“开席” 传统“大席菜”带来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