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生意 | 一扇一世界 爱好变“营生”

未标题-1_4.gif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在古代,很多文人墨客会在扇子上绘制国画、书法、诗词,形成一种独特的扇面文化。而如今,随着空调、电风扇的普及,普通的纸扇逐渐演变成一种装饰。严相龙是一位2002年出生的“00后”,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白天正常工作,晚上又用爱好开辟了一个副业,到夜市摆起了书画摊,在扇面上作画。今天,一起去瞧瞧他的小生意。

 

 

 

严相龙

第一天摆摊的时候,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围观。记得第一天应该画到了晚上十二点多,刚好赶的是周末,他们晚上出来溜达,就在我的摊子面前坐下来聊聊天儿。

 

 

 

 

严相龙

(摆下来的时候,大家问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为什么年龄这么小,但是画画得还这么好?或者说还有人问为什么这么小的年龄要出来摆摊儿?我会把我的个人经历,跟师学画的一些经历,会跟他们说一说。

 

 

 

 

 

 

 

 

顾客 陈先生

 

你这个书龄有多少年了?

严相龙

 

我从六岁开始学到现在,对于书法是一种爱好。

顾客 陈先生

 

平时正常这一幅是多少钱?

严相龙

 

这种折扇写好是四十的。

顾客 陈先生

 

四十,就简单就收了一个成本的润笔费,对吧?

严相龙

 

对,怎么说呢,宣传文化吧,本身一个扇子的价格还挺贵,十块钱二十多块钱。

顾客 陈先生

 

正常画到几点?

严相龙

 

周六、周日,有时候到十二点多。

 

 

严相龙

我大学专业学的中医学,去年六月份毕业的,现在白天主要从事一些针灸推拿以及中医的外科操作之类的内容。以前在每个城市待的时候,我都有摆摊的一个经历。之前在这条街上转的时候,我发现整条街道全是卖吃的,或者玩的,它缺少文化这一类的东西。我就在想,为什么不能在我们的宝龙后街也摆个摊呢?于是六月初开始在这儿摆摊了。

 

 

 

 

顾客 陈先生

我感觉他对于书画这一块,很到位,有自己的心得和感受。

 

 

 

 

顾客 卓先生

画的挺好,精气神都能展现出来。

 

 

 

 

摊主 卓女士

摆摊认识的,文绉绉的,特别有礼貌,画的画也非常漂亮。我以为学的是美术,然后我就问他是学这个专业的吗?他说不是,他就是学中医这一专业,给我们几个都把过脉,觉得他这么小,又懂这么多,真的蛮厉害的。

 

 

 

 

严相龙

这个梅花枝干出现黑白效果是很明显的,出现白,出现黑,体现了虚实效果,这种和在宣纸上作画是同等的效果,它就是把宣纸作的画浓缩在小小的扇面上,这样的一把小扇子,每个人都能拥有它。

 

 

 

 

 

严相龙

我比较擅长花鸟以及山水画,比如梅兰竹菊一类,结合它的自然生长规律,以及该怎么样画,在不违背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去创作出一幅新的作品。一把花鸟的扇面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了,人物、山水之类的扇画,时间要长一点,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都有可能的。有的时候画一些比较复杂的,都要四五个小时,才能够把它完成。

 

 

 

 

严相龙

每天的收入不是很固定,在周末的时候,孩子们特别多,一天下来大概在卖十几把扇子左右。但是工作日,人就特别稀少,一天有可能就卖一两把左右,甚至有时候还不太会卖。

 

 

 

 

严相龙

(一天下来是什么样的感受呢?)累并快乐着。(为什么这么说呢?)作为我自己的一个爱好,这么多年以来,从学画到现在,我是每天都在画,每天都在写的,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换了一个载体,以前是在宣纸上画,现在把它画到扇子上面,拿到街头去展示,这样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得到、接触到。有时候街道上一个人没有,我自己也能够安静地坐在这个地方,画下来,甚至越没有人自己画的越安静,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生活的压力,让很多热爱画画的人放下了纸笔,但这个22岁的小伙子用画扇面的方式坚持了下来,每天增加两三百元的收入,虽然不多,但他将爱好和营生结合在一起,让梦想不再奢侈。

 

详情请收看21:10分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魏平

融媒体编辑:高雅 王淼

审核:解秀晴

 

 

 

我的小生意 | 街头大排档 日“啖”龙虾三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