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推动“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在烈士纪念日前后,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工办、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团市委等部门联合在全市开展“你的坐标 我的名字”寻访烈士命名镇村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英雄事迹、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担当作为,为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凝聚奋斗力量。
沭阳县钱集镇效佐村,因革命烈士董效佐而得名。如今,在这个小村庄里,不仅能看到一幅如江南水乡般的美丽画卷,还有浸入乡村发展的红色基因。
秋日走进效佐村,非常的静谧、祥和。而在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是我军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重要战场。董效佐出生于1917年,青年时期受到革命的影响,参加工作并积极入党,为党和人民做了大量工作。
沭阳县钱集镇效佐村村民 董文光
小时候听我父亲讲董效佐的事情,这个人胆子大,心细,对于日伪分子,对于国民党反动派毫不客气的,对于老百姓,他是非常关怀的,能力也是很好的。
效佐村当时叫做南园村,隶属于淮阴县宋集区河北乡,而董效佐时任宋集区区长,1948年4月的一天,国民党进行大扫荡,董效佐带领五位同志计划插入敌后待机杀敌,但遭遇从钱集方向过来的国民党反动军队,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太大,6人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沭阳县钱集镇效佐村村民 董文光
在胜利的前夕,他牺牲了,没有看到革命的胜利,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我们后辈人都记住他,虽然过去七八十年了,提起董效佐各人都是很敬佩的。
新中国成立后,原河北乡取革命烈士董效佐的名字,改为效佐乡。1956年,小乡合并,效佐乡并入沭阳县钱集乡,而南园村改为效佐村至今。董效佐烈士的革命事迹在这里代代相传,烈士顽强拼搏、宁死不屈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沭阳县钱集镇效佐村原党支部书记 陈宗林
从解放到现在,我们效佐村全体村民都以董效佐烈士命名的村名而自豪,在各项工作中,全体村民都凝心聚力,为党的各项事业而奋斗。
近年来,围绕“产业兴,百姓富”,效佐村以“生态宜居”为目标,坚持在田园上“绘图”。利用农房改善的契机,让全村610户农户搬迁到新房,从八九十年代的平房,一下子就搬迁到楼房和独栋“小别墅”,村民的住房品质有了质的飞跃。村里现在还拥有成方连片的高效农业产业园,主要用于种植苗木和果蔬。
沭阳县钱集镇效佐社区党委书记 唐海军
白天有务工的地方去,晚上我们有休闲广场,跳跳广场舞,回家现在有个好的生活环境,休息环境。我们效佐村以后会蒸蒸日上,越来越好,老百姓的口袋会慢慢地鼓起来。
详情请收看21:10分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融媒体编辑:高雅 王淼
审核:解秀晴
你的名字 我的坐标(3)| 克先居委会:牢记“克先精神” 改造“万顷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