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 我的坐标(5)| 仓基湖村:革命老区不忘本 “继章精神”永相传

 

 

为深入推动“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在烈士纪念日前后,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工办、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团市委等部门联合在全市开展“你的坐标 我的名字”寻访烈士命名镇村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英雄事迹、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担当作为,为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凝聚奋斗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宿迁是一片红色热土、英雄故土,为了纪念这些烈士,许多村镇和社区都以烈士的英名命名。在这些地名的背后,书写着那些血雨腥风的年代里,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的《你的名字 我的坐标》系列报道,咱们走进大兴镇仓基湖村,一起来了解一下烈士徐继章的事迹。

徐继章女儿 徐士英:

我家父亲是高高大大的一个人,才39岁就牺牲了。(我)10岁能记事了,就知道什么模样了。

 
 

 

下午,记者来到徐继章女儿徐士英家中,找寻徐继章生前的事迹。徐士英回忆道,父亲生前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当时任双河区徐渡村农会会长,对于村里的大小事情无一不过问。

 

徐继章女儿 徐士英:

那个时候也就他有权,就和现在的岔河村村主任一样。那个时候不管有什么(事),公家都来找他。

 
 

 

1946年10月8日夜,徐继章带领民兵执行把守徐渡口的任务。河南边的国民党地方反动武装还乡队向徐渡口猛扑过来,徐继章和民兵沉着应战,奋勇抵抗。由于敌众我寡,徐继章掩护其他同志顺利撤出,自己则不幸被捕。

 

徐继章女儿 徐士英:

那些还乡队,那些枪啊什么的过来,老部队也退了,支持不住了。

 
 

 

为了取得民兵们的踪迹,敌人施尽酷刑,却未从徐继章口中得到半点信息,于次日夜间将其杀害。

 

徐继章女儿 徐士英:

当时我母亲就在家哭啊,我问什么时候去世的,她说你记着,可怜啊,十月初九那个时候就没了,她就告诉我兄弟讲。我父亲那个时候39岁,我母亲41岁。

 
 

 

徐继章去世后,世人为了怀念他,便将村子改名为继章村。现如今,由于区划调整,继章村已经与岔河、牌坊、登山等合并为仓基湖村。每到纪念日时,村民们都会自发来到徐继章墓前祭奠。

 

宿豫区大兴镇仓基湖村党委书记 陈双喜:

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特别是我们现在的孩子们学习,奋发图强,没有他的精神感化,我们哪里来的这些成功人士。

 

 

近年来,在大兴镇仓基湖村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大力发展金针菜种植产业,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目前种植金针菜60余亩,可带动村里劳动力40余人,每人每年增收6000元,增加集体收入20万元。

 

宿豫区大兴镇仓基湖村党委书记 陈双喜:

我们的金针菜销往到福建,广东、苏州一带,我们这个地方的金针菜是非常畅销的。它是我们手工做的,用土锅里烧,烧过了之后晒干,晒干之后的金针菜皮厚好吃。

 
 

 

近些年来,许多人才返乡创业。党员朱小化2014年回到村镇,从事花卉种植,通过村里联建帮带措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党员 朱小化:

从事无花果、观赏型萱草生产,目前带动就业8人,每人每年增收3万元左右。

 
 

 

红色精神的孕育,让这片土地充满了热情与活力。仓基湖村每一位基层岗位上的同志,都被徐继章的奉献精神所感染,牢记先烈的英勇事迹,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乡村建设发展中。

 

宿豫区大兴镇仓基湖村党委书记 陈双喜:

每个月宣传一遍,让党员回去以后再跟各组宣传,再跟孩子们宣传,我们把这个精神发扬出去,虽然人牺牲了,但是精神还在。

 
 

详情请收看21:10分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郭斌

融媒体编辑:高雅 张亚南

审核: 郑毅 解秀晴

 

你的名字 我的坐标(1)| 振友社区:昔时英雄牺牲地 今日鱼米富饶乡

你的名字 我的坐标(2)| 怀仑村:首任书记出生地 红色精神永流传  

你的名字 我的坐标(3)| 克先居委会:牢记“克先精神” 改造“万顷良田”

你的名字 我的坐标(4) | 伍员里村:传承道方精神 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