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在烈士纪念日前后,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工办、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团市委等部门联合在全市开展“你的坐标 我的名字”寻访烈士命名镇村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英雄事迹、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担当作为,为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凝聚奋斗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艰苦而漫长的抗战年代,烈士们为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将满腔热血挥洒在了宿迁这片土地上。后人将烈士的名字与地名永远联结在一起,并不断奋斗、发展。《你的名字 我的坐标》系列报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沭阳县七雄街道七雄社区,重温柴米河畔七英雄的革命故事。
上午,在沭阳县七雄烈士陵园,记者见到了68岁的村民吕银栋。他正在擦拭烈士墓碑,凭着儿时的记忆和父辈的口述,吕银栋向我们讲述了七英雄的故事。他说,这里之所以叫七雄,是为了纪念七位牺牲的烈士。
1947年是国民党来到七雄这边,他们七个英雄在开会,当时国民党敌人来了500人,把他们包围着,他们七个人以章杰新为首,章杰新就是指导员,当时面对敌人这么多人,他们是临危不惧,跟敌人进行战斗。
一开始敌人对其劝降,章杰新身为指导员,临危不惧。后敌人又进行威胁,七人仍然坚决反抗。大家同仇敌忾,举拳宣誓:“保卫家乡,保卫人民,血战到底,活着是战士,死了是烈士!”
当时敌人死了二十多个人,章杰新带领他们在那里面,有的在墙头上,跟敌人进行战斗。结果敌人看投降也不行,最后又从后面放火把房子烧了,他们就没有办法,他们还是没有投降,继续与敌人进行斗争。
最终,由于敌强我弱,七人牺牲在血泊中。七位英雄的生命虽然消逝,但他们的事迹传遍了淮海大地,章杰新烈士被追认为中共模范党员。因为七位英雄牺牲于此,为纪念七位英烈忠魂,就有了如今的地名七雄。后来,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当地于1964年建立了七英雄烈士陵园。
英雄远去,化作陵园里一座座墓碑,但他们并不孤独,鲜艳的红星闪耀,一个个墓碑静静地竖立在松柏下,68岁的守陵人仲跻忠走走停停,打扫、整理,这样的动作已经重复了35年。从1987年义务看守陵园,他熟记每一位烈士的名字,他告诉记者,这七位烈士有好几个都是他们七雄村的。
比如仲跻玉同志是我们七雄村的,仲伟成、毛尚柱、杨如成、纪士林都是我们村里以前的民兵,牺牲了之后我们非常尊重,我们也没什么事,就是为烈士陵园打扫打扫,作为我们来说也应该是做好事,应该为烈士打扫打扫,给他们一个舒适环境。
七位英雄的事迹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七雄人。今年72岁老人纪维梅,也是深受烈士的影响后光荣参军入伍。
因为我父亲也是老党员,所以要继承老一辈的信仰才去当兵,所以到部队里头,就兢兢业业为党的事业好好地干。没有七位英雄是不可能起这个名字,所以像我们不管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干什么,都要保证对地方的英雄,好好地干。
继承英雄遗志,最好的方法就是建设好这片英雄的土地。近年来,七雄社区围绕打造美丽乡村,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对主干道、河道、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进行“美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如今的七雄社区,不仅路宽了,道路干净了,村里的文化生活也丰富了。村里修建了灯光球场,还有了属于村民自己的健身广场,公共厕所等设施一应俱全,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以前农村下雨阴天,下雨都是烂泥地,现在这里面都是水泥路,晚上都是路灯,进来都是雪亮的,出来散步都很方便。
同时,七雄社区也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草莓、葡萄、花卉种植和稻虾套养等,将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型,吸引更多人留在七雄,共同发展。
那些打工的,还有在外地游子回来看到我们七雄的变化,要让他们看到干干净净的七雄,让他们心里头有舒服感,也可以把外地的大老板招商引资,招商到我们七雄来,扎根到我们七雄,让他们这些年轻同志回来,能到我们七雄这边投资创业办厂。
详情请收看21:10分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李硕
融媒体编辑:万蒙恩 王淼
审核:解秀晴
你的名字 我的坐标(3)| 克先居委会:牢记“克先精神” 改造“万顷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