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第三季)——向新而行》(10): 朱宇亮 —— 让技能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同频共振

 
 
 

新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夯实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人才支撑。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牢牢把握“人才”这一“关键变量”,深刻理解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职业教育必须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结合,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赋能。

 

 
 

追梦人

 
 

 

 

“如果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还是简单地拿个钳子扳手,那是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我是淮海技师学院朱宇亮,长期从事技工教育教学、管理和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的组织指导等工作,今年是我深耕技能人才培养的第17个年头,也有幸成为职业教育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2010年,在多方支持下,我牵头领办了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培养机械制造方面的高技能人才超过300名。2013年工作室获批“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2017年,被国家人社部批准为“朱宇亮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8年学院获批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这在宿迁是唯一一个,在全省同类学校中也是为数不多的。

 

 

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朱宇亮说:“职业教育是离经济社会发展最近的教育领域,既要服务市场、更要服务经济,因此面向市场、服务产业办教育,既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每一个职教人的责任和使命。”

2023年,学院申报的江苏省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光伏智能实训基地正式获批,进一步缩短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距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服务经济。除此之外,我们还结合宿迁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地开设了光伏光电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等37个专业,与天合光能、京东、格力大松、聚灿光电、风云动画、宿迁移动等众多企业紧密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紧密结合,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达到80%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100%,其中本地就业率连续三年超过80%。

 

 

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朱宇亮说:“掌握新知识、开拓新视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参加更多高标准、高规格的技能大赛,把大赛倡导和传递的新知识、新规范、新方法与人才培养工作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为了引导和鼓励师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我本人也带头参加并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并研究出台了《淮海技师学院技能大赛奖励办法》《技能大赛集训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在全院形成了浓厚的竞赛氛围。五年来,我们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获得奖牌45枚,省级229枚。在第七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中,我院共获3金3银5铜,奖牌总数位居全省前列,3组选手荣获“江苏技能状元”称号,学院被省政府授予“江苏省高技能人才摇篮奖”。

 

 

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朱宇亮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未来,淮海技师学院也将继续致力于技工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聚焦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新质生产力强基赋能,为国家和地方的产业发展、技术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实践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从坚持技能人才兴市强市,到高质量推动技能人才“当”家,近年来,宿迁先后印发《“技能宿迁”行动(2022—2024年)实施方案》,以百场大赛竞技、数字技能专项、高技能人才培养等十大行动为抓手,全力打造技能人才集聚新高地。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10.53万人,每万名劳动力当中高技能人才数达到909人。

展望未来,宿迁将紧紧围绕宿迁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链培育的实际需要,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力争全年培养高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为企业输送紧缺型技能人才不少于2000名,为企业定向输送技能人才不少于6000名,让技能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同频共振,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有力支撑。

 

 

END

 

视    频:徐    刚  刘   颖  李云征 薛金涛  杨雅竹  徐   巍(见习)
编    辑:俞    艳  杨雅竹
审    核:徐庚立  潘   磊
顾    问:宋    周  李平军
监    制:薛胜宏  丁敬梓
总策划:尹者刚   胡卫宇

 

 

《学习笔记(第三季)——向新而行》(1) : 张超——超级“充电宝” 让绿电“风光无限”
《学习笔记(第三季)——向新而行》(2)
: 郑群隆——原创动漫 风云再起!

《学习笔记(第三季)——向新而行》(3): 朱梓豪——让“一束光”照亮大产业

《学习笔记(第三季)——向新而行》(4): 毛淑波——匠心“质”造 成就极致绵柔

《学习笔记(第三季)——向新而行》(5): 彭家斌——新“材”辈出  做全球超细纳米粉体领跑者

《学习笔记(第三季)——向新而行》(6): 许光利——良种+良法 科技添翼餐桌上生产力

《学习笔记(第三季)——向新而行》(7): 张工——角逐“封”口 “芯”动无限

《学习笔记(第三季)——向新而行》(8): 张玉勤——以智求新 展现“布”一样的宿迁

《学习笔记(第三季)——向新而行》(9): 高磊 —— 信号升格  5G+助力智慧宿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