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其中,“住”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近年来,我市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更新深度融合,着力推动居民生活环境从“有居”向“优居”跨越。大型新闻行动《我家门口变了样》本期聚焦老旧片区改造,一同见证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温暖实践。
上午9点,家住泗阳县陶然亭小区的居民吴翠霞正在家中收拾碗筷、打扫卫生。该小区建于2005年,次年她便搬了进来。因地处城区、配套完善,起居生活十分便利。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墙面脱落、地面坑洼、水压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便成了她的烦心事。
“过去路面上积满了灰尘,厚度有一寸多。而且每周或每半个月就会停两三次水,大家都很着急,不得不去别的小区打水。”小区居民吴翠霞表示。
转机出现在两年前,泗阳县启动“片区”改造计划,投资约7000万元,将东起桃源路、西至人民路,南至中包河、北至振兴路、宾馆路“片区”12个项目进行统一改造,陶然亭小区正在其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的思路,从地下、地面、空中(楼宇屋面)实施全方位改造,涵盖亮化、路面、楼宇立面、停车位棚等多项工程,让老旧小区不仅“面子”好看,而且“里子”好住。
“全部改造过了,以前显得乱七八糟,现在给我感觉就是焕然一新,很舒服。我们这里人也好,每天下来聊天,蛮好的。”小区居民吴翠霞说。
不仅有陶然亭小区的“定制化改造”,片区的“统一规划”让区域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经过屋面路面、内外墙面、管网管线、消防技防、市场游园、适老健身等60余个改造。如今,再走进这个片区,陶然雅居韵味十足,包河公园水清湖秀,中华商城蔚然大气,中华广场便民利民。每一个变化,都是泗阳县推进老旧片区改造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效。
“以前这里没有这些设施,我们就在这儿坐、跑。经过改造后,我们在这里玩很方便。以前这水很臭,是一潭死水,现在变得清澈见底。环境也好了,我们幸福感也提升了,我们过得很幸福。”小区居民吴翠霞说。
“片区改造是泗阳县推动城市更新、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缩影。通过系统性更新,不仅解决了老旧小区‘通病’,更以智慧化、生态化赋能社区治理,为居民构建了安全、舒适、便捷的现代居住环境。”泗阳县住建局房产中心老旧小区改造科科长孙其昌说。
2021年以来,全市已完成改造老旧小区98个,超额完成“十四五”期间建设改造目标任务,惠及群众19.35万人,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转化。2025年,我市继续聚焦群众需求,推进55个城市更新项目。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强停车充电场所、物业服务用房、休闲健身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一区一策”、因地制宜提高小区生活质量,全年计划优化小区物业管理、改造老旧小区12个,持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记者:黄星月 李雯霄 泗阳融媒
编辑:张亚南
审核:魏欢庆
大型新闻行动《我家门口变了样》(2)“口袋公园”装满小幸福
大型新闻行动《我家门口变了样》(3)“菜篮子”里的幸福
大型新闻行动《我家门口变了样》(4)“医”靠在身边 看病“零距离”
大型新闻行动《我家门口变了样》(5)现在带娃不再难
大型新闻行动《我家门口变了样》(6)15分钟“圈”出幸福温度
大型新闻行动《我家门口变了样》(7)幸福养老不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