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至3岁的婴幼儿是社会中最柔软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带娃难” 曾是许多家庭的困扰,而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育儿服务供给,用贴心举措为家庭减轻育儿负担,让 “养得好”“托得好” 的期盼照进现实。大型新闻行动《我家门口变了样》今天播出《现在带娃不再难》,一同见证这份温暖守护如何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路。
上午9点,宿城区双庄街道曙光社区儿童早期发展活动中心里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们在养育师的引导下快乐游戏,市民陈兆红带着两岁多的外孙也来到这里,向老师请教育儿难题。
市民陈兆红女士反映,孩子在家偶尔会发脾气,自己不知该如何妥善处理这一问题。
养育师刘丹建议,当孩子出现情绪波动时,家长应先安抚其情绪,待其平静后再耐心询问具体需求,了解是想要什么还是想做什么。
陈女士说,小外孙以前性格内向,见人就躲。自从来到这个“家门口”的活动中心,孩子的变化让她惊喜。
陈女士回忆道:"以前带孩子只能在小区里走动。"当被问及是否有专门的儿童活动场所时,她回答:"之前附近只有简单的滑梯设施,孩子很快就失去兴趣。现在孩子主动要求早睡,说第二天要去他称之为'幼儿园'的地方。"
“ 0-3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适时干预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我们会根据孩子的月龄,给家长提供相应的一个建议,指导家长采用科学育儿方法,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养育师刘丹说。
曙光社区儿童早期发展活动中心自去年10月投入使用以来,已服务周边5个小区婴幼儿及家长超4000人次,并为60名婴幼儿建立了成长档案。这只是我市织密婴幼儿照护服务网的一个缩影。
曾经,对于农村地区的家庭来说,想为0-3岁婴幼儿找到专业、便利的育儿指导场所并非易事。如今,随着我市“儿童早期发展活动中心”在农村的布点建设,家门口的科学育儿支持正变为现实。数据显示,2023年4月以来,我市已在农村地区累计建成10个儿童早期发展活动中心,为2.1万名0-3岁婴幼儿及家庭提供公益性、专业化的养育指导服务。开展一对一亲子课程20063节、集体活动876场次,累计服务超6万人次。对于职场父母来说,“带娃难”的另一个痛点在于托育。豫爱・众大上海城托育园的出现,成了附近居民的 “及时雨”。这家由社区闲置用房改造而成的托育园,每月收费1800元至3500元,以普惠价格和便利位置,成了不少职场父母的新选择。
“家门口办了托育园简直是‘及时雨’!走路五分钟就能送娃,托育园里有专业老师带,还能和小朋友互动,比独自在家好多了。孩子入托让我心里踏实了!上班不用总惦记孩子,工作效率都高了。”家长张威表示。
“离家近、离单位近,方便了社区居民和职场父母,我们打造了15分钟托育圈,在家门口托育,大大节省了路上花的通勤时间。另外,盘活了社区的现有资源,作为全区首家公建公营的托育机构,我们以普惠性价格收费,提供约100个托位。”豫爱·众大上海城托育园园长张春芳说。
为让“幼有所托”惠及更多家庭,我市持续加码政策支持:通过建设补贴、运营补贴、水电费减免等举措降低机构成本,提高社会力量办托积极性;推进 “公建公营”“公建民营” 等多元模式,提高公建托位占比;大力发展社区托育、鼓励企业办托,让服务触手可及。目前,全市普惠托育机构达138 家,覆盖81个乡镇(街道),覆盖率达 85%;可提供托位数19925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个。
此外,近期,国家层面也出台有力举措减轻家庭育儿负担,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发放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
记者:曹钰蓉 林洋旭 骆伯玮 胡睿智(实习)
编辑:涂海燕 张亚南
审核:潘磊 张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