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的春天(20)| 周修光:从代工小厂到出口“先锋” 小小玩具年销4600万元!

未标题-1_4.gif

 

在宿城区龙河镇,有一家成立12年的毛绒玩具制造企业,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将“中国制造”的毛绒玩具销往俄罗斯、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际市场,它是如何从代工小厂成长为出口先锋?面对当今的贸易摩擦,它又会怎样“破局”呢?

 

 

现场

以前最早的时候,都是人工一件件剪的,人工剪这个,一天可能剪300片,现在这台机器,一天可以裁一万多片,快得很。

 

 

上午,在宏光玩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激光裁剪机高效运转,一卷雪白的毛绒布料被精准切割成数百片玩具小狗耳朵轮廓,这是为出口欧洲市场准备的样品。

 

 

宏光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修光

这是目前的圣诞款,出货时间是6月底、7月初。最终到客户手里,他们要去包装,再分配到每个店上面,有的甚至要提前一年去做。

 

 

公司总经理周修光17岁便外出务工,在苏州太仓一家玩具厂积累了近十年的行业经验。2010年,怀揣着创业梦,他回到家乡龙河镇,创办了一家毛绒玩具加工厂,专接代工订单。凭借诚信经营和灵活管理,工厂逐步壮大,并于2013年正式成立公司。

 

 

宏光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修光

一开始我们帮别人代加工,知道这行业里面什么利润更好一点,就想做经销,自己想办法慢慢做出口。一开始做美国单子,慢慢做着,稳定寻找新客户。(现在出口到)俄罗斯、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去年(销售额)应该是4600万元左右。

 

通过与国外客户深度合作,公司抓住市场需求,开发出多款“爆品”。

 

 

宏光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修光

这个就是俄罗斯很大的一个糖果公司选择的玩具,去年的时候,卖了160万只,非常火爆。它卖爆了之后,我们的订单就多了。

 

 

在生产车间,50岁的质检员张丽正仔细检查每只玩具的线头,公司拥有180多名员工,像张丽这样的本地员工占大多数。

 

 

工人 张丽

保证到客户手里都是合格产品,工资也还可以,正常都在四五千元。

 

 

目前,公司产品超2000种,每年开发数十款新品。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公司不断引进自动化设备,目前厂房面积超2万平米,日均产超5000只玩具。当地政府也给予他们大力支持,2024年,公司还领到宿城区人民政府发放的10万元奖励资金。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对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公司及时调整政策,通过“出口转内销”的方法化解危机。

 

 

宏光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修光

不能因为美国的单子没有了,我们就不能生存。一方面,我们深入了解国内市场需求,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特点,开发出更多符合国内市场的产品,比方说现在亲子活动的玩具系列。另一方面,在销售渠道上,除了做传统的线下批发零售,还积极开展电商平台业务,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在国内市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销量。

 

周修光说,乘着民营经济的发展东风,未来他们还将专注于新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让公司生产的玩具走向更大市场。

 

 

宏光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修光

加强自己的品牌建设,提升宏光玩具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宏光玩具成为消费者信赖的毛绒玩具品牌。

 

 

从代工小厂到出口先锋,宏光玩具的成长之路,印证了中国民营企业的韧性与活力。

 

 

 

详情请收看21:10分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姜飞雪

融媒体编辑:高雅 杨雅竹

审核:解秀晴  杨磊

 

 

 

民营经济的春天(1)| 徐伟:人工智能+低空经济 “双翼”齐飞振兴家乡

民营经济的春天(2)| 骆军:从电子实验室到卤味加工厂 执着“鸭货”年销上千万元

民营经济的春天(3)| 胡满意:“90后”小伙将古典饰品卖向全国

民营经济的春天(4)| 从20万元起步到5亿元体量 风云动画的“造梦”之路

民营经济的春天(5)| 许博:从网吧老板到烘焙达人 闯出“甜蜜”逆袭路

民营经济的春天(6)| 丁小林:从一台机器到日产10吨 “擀面皮”干出大事业 

民营经济的春天(7)| 冲刺4500万“小目标” 90后小伙“引领”美妆新风尚

民营经济的春天(8)| “孩子王”胡锡芳与他的“钟吾游乐城”

民营经济的春天(9)| 魏良余:一朵木槿 开出“百千花样” 

‌民营经济的春天(10)| 苗宗仁:把小小花盆卖向全世界 打造“耿车模式”新名片

民营经济的春天(11)| 田晶晶:打造“充气王国” 产品热销全球69国

民营经济的春天(12)| 孙晓杨:一双“千层底” 穿出国潮梦

民营经济的春天(13)|孔文龙 每年回收超300亿个塑料瓶 创造再生纤维年销80亿元!

民营经济的春天(14)| 施立平:从代工到年销售破6亿 宠物经济一路“狂飙”

民营经济的春天(15) | 张伟:“土木男”跨界卖渔具 “奔跑式”销售破2亿大关

民营经济的春天(16) | 姚千雅:“穿”越千年 把汉服文化玩成新刚需 

民营经济的春天(17)| 邢学兰:小小剃须刀“剃”出大市场 产品畅销30国! 

民营经济的春天(18)| 江苏机器时代:国风潮玩闯海外 每年4亿出口额“对话世界”

民营经济的春天(19)| 中江种业:从“无种可研”到“金字招牌” 20年书写逆袭传奇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 已显示所有评论 ~
~ 暂无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 ~
出错了,可以点击这里重试

宿迁手机台APP

看直播、听广播、报料、朋友圈...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