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迁”帆逐绿行》(2)“宿”写低碳 一座宜居城市的绿色蝶变

 

 
 
 
 

蓝天、碧水、净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近年来,我市围绕“江苏生态大公园”的发展定位,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美丽宿迁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系列报道《“迁”帆逐绿行》今天播出《“宿”写低碳 一座宜居城市的绿色蝶变》。

 

 

清晨,在位于市湖滨新区皂河镇骆马湖二线沂沭泗黄墩管理所附近,荷浪翻涌、湖水清澈见底,处处皆是一派和谐静谧的景象。

 

 

“原来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现在再看这个藕塘、荷花以及这个环境卫生确实有大改变。”市民曹续党说。

 

 

为切实保护骆马湖生态环境,去年12月起,市湖滨新区启动实施退圩还湖工程,累计铲除鱼塘圩埂9.08公里,加固堤防戗台1.98公里。同时,大规模实施生态修复,新增植被与水生绿化面积超24万平方米。

 

 

“让骆马湖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实实在在地改善,成为广大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真正让生态建设成果惠及于民。”市湖滨新区皂河镇党委书记方辉说。

 

 

现在,湖区整治面积已达10273亩,其中8808亩已完成退养及水系连通,区域生态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将加快剩余1465亩圈圩退养和生态修复的进度,细化景观节点打磨,深化农文旅融合项目开发。”市湖滨新区农村工作局工作人员姜欢说。

 

 

除了用环境治理守护生态绿心,宿迁的“绿色因子”还活跃在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运河宿迁港产业园,一座占地1500平方米的“零碳”光储充超级充电站正高效运转。站内设有40个充电车位,配备了6台液冷超充桩和15台快充枪,通过“微电网+配电网+虚拟电厂”的智能联动,为新能源车主带来极速、绿色的充电体验。

 

 

“像旁边那种小充电站,电价基本上都是一块多一度电,这里峰值最低的时候仅需4毛每度电,一度电就节省了6毛。”市民陶永旺说。

 

 

“我们通过光伏加储能的供电方式,做到充电站白天直接消纳光伏电量,夜间消纳储能电量,做到充电站点24小时使用绿色清洁能源。”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发展建设部主任吴良谦说。

 

 

自8月1日投入运营以来,充电站日均服务车次超180次,累计充电量已达7万度,节约二氧化碳排放8吨左右。目前,全市已建成超过15座光储充超级充电站,共同构筑起绿色出行的坚实网络。

 

 

守住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去年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实施1043项治气工程项目;围绕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实施六大类95个工程项目。同时,实施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有效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数据显示,2024年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PM2.5浓度改善1.6%,优良天数比例提升9.3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全省第一;国省考断面优Ⅲ水体比例达96%,提前两月完成整治目标;生态质量指数连续四年全省第二,公众满意度93.4%,改善幅度再居全省首位。

 
 

记者:时艺菁 徐可 徐涵

编辑:张亚南

审核:潘磊 张乃川

 

系列报道《“迁”帆逐绿行》(1)“绿”动引擎 锻造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