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迁”帆逐绿行》(1)“绿”动引擎 锻造发展新优势

 

 
 
 
 

绿色发展,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更是赢得未来的“胜负手”。在宿迁,一场以“绿”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悄然重塑着发展的质量与速度。2025宿迁绿色产业洽谈会开幕在即,为展现宿迁绿色发展实践,今天起本栏目推出系列报道《“迁”帆逐绿行》。首篇聚焦《“绿”动引擎 锻造发展新优势》,走进产业一线,探寻绿色发展的宿迁路径。

 

 

在洋河新区江苏宏亚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线高效运转,但这里闻不到刺鼻的油墨味,也看不到粉尘飞扬。一张张纸进入生产线,出来的已是环保包装盒。企业的“绿色秘诀”,就藏在从设计到废弃的全生命周期里。

 

 

“在设计时,公司从源头贯彻绿色理念,采用轻量化设计,同时材料上尽可能‘以纸代塑’,减少对传统塑料的依赖。我们彩印使用的油墨全部是环保油墨,另外我们使用的胶水全部是‘水基胶粘剂’,到货都会进行VOCs检测,符合标准才能使用。”江苏宏亚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丽君表示。

 

 

更直观的是,企业车间屋顶铺满了光伏板,能满足厂里一半以上的用电需求,阳光真正变成了“真金白银”。这套“绿色组合拳”打下来,带出的是一份亮眼的效益账单,生产效率提升超过50%,资源消耗与能耗水平则同步下降。

“我们不仅从源头减少VOCs产生,还非常重视末端治理环节。采用活性炭吸附和催化燃烧的组合工艺对废气进行净化,净化效率达95%以上。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纸、废料等实现废弃物资源化,我们工业固废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江苏宏亚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丽君说。

 

 

宏亚包装的自我革新,是宿迁产业绿色转型的缩影。而针对数量庞大的中小微企业“治污难、成本高”的痛点,宿迁开出了“绿岛”这剂共享药方,16个覆盖工业、农业、服务业的“绿岛”项目正遍地开花。在泗阳县的集中喷涂“绿岛”车间,7条数控涂装生产线高效运转,采用“整体大循环+局部小循环”工艺,实现VOCs气体有组织排放。

 

 

“过去,中小微企业单打独斗,治污成本高昂;现在,共享模式让资源‘活’了起来,目前有20余家企业通过绿享集中喷涂,无需自建设备,成本骤降30%-50%。”江苏绿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玉山表示。

 

 

这个省级绿岛项目,环保投入累计达2亿元,每年可减排颗粒物超150吨、VOCs近百吨。凭借出色的品质和环保特性,企业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获得了众多客户的青睐,还开始逐步拓展海外市场。

“今年第一、二季度,公司产值已接近3000万元,预计全年总产值将达到7000万元。目前绿享二期车间总面积为16000平方米,总投入8000万元,智能喷涂生产线将于今年10月份投产,届时年产能将突破100万平方米。”江苏绿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玉山说。

 

 

近年来,宿迁立足江淮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定位,持续完善“615”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沭阳县建成全省首个碳中和林;古黄河生态廊道以碳汇质押获贷500万元,开创全省碳汇金融先例;实施100个投资超千万元的“智改数转网联+绿色化”项目,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成56个省级以上智能车间,848户企业实现深度“上云”。宿迁正以“绿”为墨,书写生态颜值与绿色发展质感并存的“绿色答卷”。

 
 

记者:曹钰蓉 吴羿林 薛瑾 泗阳融媒

编辑:张亚南

审核:潘磊 张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