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立胜告诉记者,当时在辽宁吃过中饭,就被通知上车,要跨过鸭绿江。当时车上架满了高射炮,路途中不时有敌方轰炸机来袭击,我们就用高射机枪“哒哒哒”的把它们打下来。
李老说,自己22岁参军,隶属21军62师185团,从三大战役到渡江战役,再到后来抗美援朝,他和战友都亲临过。这个搪瓷茶缸是1953年深秋,抗美援朝慰问团送来的,当时还有一支钢笔、一个烟斗、一条毛巾。其它的物品已经弄丢了,只剩下这个茶缸还一直保存着。
李立胜表示,当兵是他最自豪的事情。当时他和战友们知道要去抗美援朝,都是第一时间争取要去第一线,大家都是抱着鲜血留在朝鲜战场的决心,誓死保卫祖国。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10月25号,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界,李立胜同百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作战。考虑到我军武器相对落后,弹药供应相对不足,同时避开敌人空袭和火力轰炸,志愿军更多采取挖山洞打游击与敌人周旋。
李立胜回忆,当时山洞外面都有守卫,出现敌人一个班或者一个排的,我们消灭一个人之后,再跑回山洞里。敌人不知道我们跑到哪里去了?山洞里面像老鼠洞一样四通八达,连仓库、食堂都在山洞里。
因为作战勇敢,李立胜很快从一名通讯兵转变为炮兵。不管是迫击炮、山炮,还是榴弹炮等,他都狠狠地重创过敌人的阵地。李老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一次战斗,我方阵地标高被敌方削低两米。身负重伤,流血牺牲,也是常有的事。至今,胳膊和腹部的伤痕还看得清楚,最惊险的一次,敌人的子弹射穿了他的腹部。
子弹从腹部射穿过去了,肠子都快淌出来了,李立胜心有余悸地说道。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