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开篇文章,沭阳塘沟镇创新实行“六为”工作法,大力开展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则,着力打造秀美宜居的乡村环境,让镇村面貌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载体支撑。
宣传发动为先。拓宽宣传渠道,提高群众知晓率,通过播放广播、演出花船剧、悬挂横幅、墙绘、发放宣传单、上门宣传、签订承诺书、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共悬挂宣传横幅200余条,出动宣传车20余车次,印发《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公共空间治理知识问答口袋书》10000余份。该镇先后召开公共空间治理动员大会1次,学习研讨会、推进会2次。
调查摸底为本。底数清不清决定着公共资源是否能够应收尽收、有效利用。塘沟镇围绕“五项治理”要求,制定详细表格、明确专人负责,分门别类对全镇侵占公共空间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切实摸清底数,为下一步治理收回奠定基础。
立牌公示为明。为明确公共资源归属,对摸底排查出被侵占和已收回但暂时来不及整理发包利用的土地、河滩等集体资源,统一制作“禁止私自种植”“公共资源,禁止私占”等提醒牌,理清权属,明确公共空间姓“公”。
党员带动为领。突出党员干部带头引领作用,严格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签订《支持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承诺书》,主动退出侵占集体资产资源,并在村公示栏进行公示。截至目前,该镇党员干部主动带头砍伐私栽树木500余株,退出集体土地、河夹滩50余亩。
群众参与为根。通过宣传发动、党员干部带动,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加入公共空间治理工作中来,共同治理,共享收益。通过公推公选,成立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监督小组,对治理工作全程监督,真正体现公平公正公开。
部门联动为效。镇主要领导亲自下村督导,公路、水利、农经、城管环卫、工业等部门现场指导,各村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在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的同时,坚持先易后难原则,边摸底边治理,对境内主要公路沿线以及村组庄台和水体进行集中治理,已拆除违法建筑4处,收回被侵占路肩及河夹滩700余亩,并栽植绿化苗木10000余株。(赵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