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看宿中名师写高考作文啦!

文题:

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简析:

       本材料的关节点是: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大可写文化互补(共生),小可写生活调济;可写社会人生的百态共存;亦可写自然万物的相济相利……本命题的灵感来源可能是苏教版必修教材的“文明对话”单元。这也是以“本”命题的亮点。

     下面分别是宿迁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安春红老师和宿迁中学语文教研主任蔡宏振老师的范文——

 

 

 

十姊妹花

安春红

公园里的十姊妹花开了,挤挤挨挨,好不热闹。

有一天上午,陪母亲在公园里散步。母亲看到这样一大片的花团锦簇,十分惊奇。我说:“这叫十姊妹花,也叫七姊妹。”母亲赞叹道:“还有这花名啊,真好听!”母亲站在花前,竟然捧起一簇,一朵一朵地数了起来。“真的十朵呢!”母亲惊喜地说。母亲又捧起一簇数着,这一次是“七朵”。我说:“每一簇上每一朵还是不一样呢,色彩用浓有淡,花朵有大有小。”年迈的母亲却说:“她们簇拥在一起,就不一样了,很特别,很好看呢。”

我们回来的路上,母亲又感叹道:“还是姊妹多好啊!”是的,姊妹多好。我知道母亲是有感而发的。母亲有四个妹妹,三个弟弟,母亲是老大。每次聚会,我的姨姨舅舅们围着母亲,一声声喊着“俺大姐”时,母亲总是清脆地应着,笑得合不拢嘴。

俗话说,一娘生九等。母亲姊妹多,性格也都不一样。我二姨性格比较急,三姨沉默寡言,四姨性格外向,活泼干练,五姨性格偏于内向。母亲虽然是老大,性格却比较温和,说话轻言慢语的。尽管母亲姊妹多,生活艰辛,但是从我记事起,我从来没有见过母亲和姨姨舅舅们红过脸。母亲姊妹兄弟们互相包容,团结有爱,和睦相处,就像这十姊妹花一样,散发着暖暖的芳香。

       这芳香也氤氲着我,让我享受着她们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五姨最爱读小说,记得小学时,我放学后,就到外婆家和小姨一起偷偷看小说。《红岩》《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就是那时候跟小姨一起看的。我读初三时候,小姨刚刚工作,小姨有一间宿舍,就让我和她一起住。每天早上,都是小姨喊我起床,每天晚上把热水备好。小姨看我上学每天早出晚归的,就把我的衣服也都给洗了。

二姨比较严肃,每次见到我,总是督促我要好好学习。总是担心我这么瘦弱,如果不好好读书,将来怎么去做那些繁重的农活。尽管当时有点怕二姨,但今天想来,也许正是二姨的严肃,让我端正对读书的态度。

我刚工作的时候,离三姨家近,三姨总是抽空给我送些好吃的。我不让三姨送,可是在三姨眼里,已经工作的我还没有长大,现在学校正好离她家比较近,所以就忙里偷闲给我送些好吃的。那时候,三姨家里还有很多农活呢。

四姨和我们家最近。四姨婆家和我们家相距不到两里路,在一个村庄里。我们家地多,劳动力少,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在小学里教书。我家农活四姨做的最多。插秧收油菜割麦子,总是有我四姨勤快的身影。

“五一”时候,回老家看姑姑,正好遇到四姨正在给小麦打农药。四姨看到我们,特别高兴,立马要回家拿米和菜给我,我坚决不要。我说:四姨,我来帮你打农药吧。四姨说:“哪能呢,你打不上来,我自己还能做。”望着年近60岁的四姨背着沉甸甸的药筒,给小麦喷药,我眼睛有点湿润了。四姨家的米面香,是因为那米和面里有着四姨辛勤的汗水 。

今年母亲节的时候,我送给三姨四姨一件衣服,三姨四姨一齐说:“怎么可以让你花钱呢?我们有穿的。”我说:“我知道,你们都有。我只是想表达一点点心意!过母亲节了呢。”

正是十姊妹花开时节,远远望去,花团锦簇,一片绚丽;当你走近,尽管朵朵不同,但朵朵相拥,鲜妍美丽,清香怡人。

                                                                                      2019.6.7

 

 

 

儒道互补得至味

    蔡宏振

人,应怎样行走在大地上?这恐怕是一个有着生命自觉的人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

儒道互补,可能是一个最好的答案。也可能成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得儒道互补者,享人生至味。

何为儒?它要求作为一个人,要积极进取,要敬业乐群,要有责任担当,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它代表着以“阳”为主的刚健精神。“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滔海亦英雄”……这一路下来,无不贯穿着这一精神,儒家精神业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脉。我们已走不出它的磁场,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正如王朔先生所言:直到现在,我们对人的评价,都还不能离开仁、义、礼、智、信的基本标准。

人生是复杂的。正如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天气有阴晴雨雪。人生有顺逆庸平,有喜乐哀怨,有进退淹蹇……一味的刚健,一味的进取,那是不可能的,也是可怕的,可能会导致一种狂热,一种贪痴。圣贤之人往往是最为活泼也最是丰富的人,最得调和之味之人。就孔子而言,其绝不仅有儒的刚健之气。孔子读《周易》,有“韦编三绝”之说。《周易》为何?阴阳调和之道是其核心啊。所以,我们读《论语》,无处不可感到一个活活泼泼的孔子。

“极高明而道中庸”,我们知道生命有积极进取的一面,有“外求”的一面的同时,也要知道还有回归自我的一面,还有反视,内首、内求的一面。这时,道的精神又显得那么弥足珍贵。

何为道?道要求我们要不断回归自我,要有个人的自由意志,要“自然无为”,要“为道日损”。“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能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道复奚疑“人生贵当行胸意”……这一路过来,它形成了儒文化的一条副线。亦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因。是中华民族人格构成的重要一维。

如果说,儒是“阳”,那么道则是“阴”;如果说儒是“有”,那么道则是“无”。“阳”和“有”,使我们对生命生一种执着;“阴”和“无”,又让我们对生命存一份超脱。

儒的执着使我们积极进取,努力开拓;道的超脱让我们知晓回归,不生贪嗔。如此,庶几得人生真味,享生命至醇。

                                                                               2019/6/7

         

 

来源: 语文之光

编辑:木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