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从7月20日入伏,作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三伏天是中医养生调理的关键节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三伏天的养生要诀,健康度过这段酷暑时光。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潮湿的时期,此时自然界阳气鼎盛。中医认为,在阳气最旺的时节,尤其需要防范暑湿之邪。暑邪常挟带湿气,容易损伤人体津液、耗损元气,引发乏力倦怠、食欲减退、胸闷不适等症状。为此,我们既要做好防暑降温,更要顺应节气规律科学调养,这样才能强健体魄,安然度过三伏酷暑。
宿迁康复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高德强
三伏天,大家都知道防暑,其实忽略一个避寒的问题。因为三伏天,人的阳气生发是最厉害的,毛孔都扩张,这样反而寒气更容易入侵,一旦入侵了就不好、不容易祛除。要避免比方说(大量)喝冷饮或者长时间吹空调,另外光着脚板踏地板这些,都不太提倡。
今年的初伏是7月20日—7月29日(10天),中伏是7月30日—8月8日(10天),末伏是8月9日—8月18日(10天)。作为调理体质的黄金时段,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期。
宿迁康复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高德强
在每年入伏这30天或者40天内,采用局部贴敷或者艾灸或者药膳,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它在民间传(承)了几千年,它对有些慢性病、寒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三伏天,饮食方面应以“多酸多甘、补气祛火”为原则,可选用一些消暑粥来滋补身体,补气清暑、调理脾胃。如薏米赤小豆粥、绿豆百合粥、冬瓜莲子粥、荷叶绿豆粥等。可多吃具有祛火作用的新鲜蔬果,如苦瓜、西红柿等。
宿迁康复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高德强
我们不太提倡太剧烈的运动,可以采取早晨或者傍晚以后,到通风比较好的地方去走一走、透透气。
要避免在运动后大量饮水和饮用冰水,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肌梗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后不要立刻洗冷水澡,防止寒邪入体。同时,夏天昼长夜短,注意不要熬夜,养成睡子午觉的习惯,可以揉按劳宫穴,起到疏肝理气、解郁安神的作用。
宿迁康复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高德强
(劳宫穴)就在我们这个手心,然后握拳的时候,中指尖下面,中指尖所到的地方就是劳宫穴,揉一揉。另外可以向上揉一揉,大陵穴也是祛心火的。大陵穴在我们的腕横纹中点这个地方,揉50到100下。
详情请收看21:10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高鑫茹
融媒体编辑:邵严严
审核:解秀晴 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