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熟时节到了,这时,总有那么一群人,驾驶着各式各样的农机设备,奔赴各地,开启“逐粮之旅”,他们便是“麦客”。如今“出征”时间来临,大家准备怎么样了?
农机手 朱桂桂
现在就是在维修,给坏的、不好用的(零件)全部给换下来。像这些刀,磨损严重的全部换。
昨天上午,在宿豫区关庙镇一家农机合作社,农机手朱桂桂正在对机器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为“出征”做准备。
农机手 朱桂桂
必须(提前)维修好,像去年这会都已经全部维修好了。
朱桂桂告诉记者,他有不少亲戚、邻居,多年前就是“麦客”,每到农忙时期,他们会离开家,经常几个月见不到人。2019年,朱桂桂辞去工地工作,回到家乡,加入“麦客”行列。
(资料画面)
农机手 朱桂桂
到安徽,从宣城那边朝北收,那边都是梯田地,不像俺这边,直接开进去了。
(资料画面)
“麦客” 的工作就是和时间赛跑,因为农时不等人,必须趁晴好天气尽快帮农户们把粮食收完归仓,为了节约时间,通宵干活是经常事。
农机手 朱桂桂
收麦只有(上午)10点以后才能收,10点之前有露水,不能收。你没有时间吃饭,所有人(农户)都在地头等你,等到夜里。你怎么吃饭?你没有时间,谁都想收完去家省事,主要是抢(晴)天。
今年,朱桂桂准备5月27日出发,为了保证效率,朱桂桂和另外5个人,共驾驶3台机器“出征”,期间轮流进行作业,确保“人休机不休”。
农机手 朱桂桂
去6个人,有休息的、有维修的,到时候谁都能上,就是这样干,今年我看这天气预报还可以。
(资料画面)
此外,本地小麦收割服务工作也已经做好准备。宿豫区某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朱学虎介绍,社里共有大型拖拉机8台、收割机4台、插秧机4台、无人机4台,驾驶员12名,目前已经对接待收割土地3500多亩。
农机合作社负责人 朱学虎
我们宿豫区这边,在芒种之前就有小户开始动手了,有麦子生长期短的话,它就早熟,早熟就开始(收割)了,那时候开始就算大干了,估计差不多要忙20天。
详情请收看21:10分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郭斌
融媒体编辑:高雅 王淼
审核:解秀晴 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