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是精准的,也是冰冷的。
但是,这一组数据带着暖意——2016年至2019年,共发放慈善救助款物6998万元,惠及各类困难群众3万人次。其中,市本级独立开展助医、助学、助困、助孤等方面的救助项目7个,发放救助金498万元;通过中华慈善总会慈善赠药、贫困家庭儿童重大疾病慈善救助、“情暖江苏”等9个项目争取上级配套扶持款物6500万元。
这一组数据,是宿迁市慈善总会近年来的“慈善账本”。
数据不大,但是要知道,截至2018年年底,市慈善总会账户上只有3100万元。2019年11月的时候,除去银行存款外,市慈善总会的账面资金只有130万元——这是市慈善总会的真正“家底”!
数据不暖,暖的是爱。

众所周知,市慈善总会成立时间晚,总体资金规模小。2006年成立时,市慈善总会募集到的慈善资金只有955万元;2012年,市慈善总会第一次换届,募集到的慈善资金不升反降,只有625万元。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少企业经济效益下滑,部分认捐企业无法正常履行捐赠协议。而每年,市慈善总会支出各类项目的善款超过300万元,入不敷出。面对这种情况,能做的就是想方设法的募捐。
对内,市慈善总会广聚资源拓展渠道——做好专项、定向募捐。始终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根据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意愿做好专项募捐和定向募捐工作。近年来共计接受助学款、医疗救助款、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援建款等专项、定向捐赠资金2082.47万元。
创新开展网络募捐。与中国银行宿迁分行合作,在中行手机银行APP中设立慈善捐款板块,针对中行客户开展网络募捐,可选择捐赠1元至2万元不等的善款,让“指尖上的‘微’公益”变得更加便捷。项目运行以来,累计募捐资金8万余元。
促进资金保值增值。为保证慈善资金保值增值、保障活动正常开展,从慈善基本金中拿出2700万元,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利息约333万元。
对外,市慈善总会主动策应争取上级“支援”——2016年,“中华慈善赠药”项目落户我市,截至2019年年底,该项目累计服务患者2085人次,免费发放药品2718盒,价值3680.24万元。2017年,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医疗阳光救助工程”精准扶贫•公益帮扶项目落户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该项目在江苏的首家定点慈善医院,填补了宿迁没有国家级慈善项目的空白。
以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为契机,经过市慈善总会积极争取,省慈善总会对我市三大扶贫片区范围内18周岁以上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购买大病扶贫保险的人员,个人自付费用超过1万元(含医保范围外)的部分按比例进行救助,年度救助最高额为10万元。该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拨付救助资金453万元。此外,市慈善总会承接了省慈善总会贫困家庭儿童大病救助项目、“情暖江苏”项目,截至目前已救助困难群众6433人次,发放救助金3606.75万元,救助人数、救助资金均居全省前列。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第一时间,市慈善总会发出募捐倡议书。
1月29日,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苏酒集团)宣布通过市慈善总会定向捐赠500万元支援宿迁抗击疫情。
2月1日,500万元到账。当日,市慈善总会将此笔捐款拨付至宿迁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用于采购疫情防控一线人员所需的防护物资和生活物资。
截至目前,市慈善总会累计募集各类防控款物1098.78万元,其中资金796.44万元、物资折价302.34万元;累计拨付款物1098.62万元,其中拨付资金796.28万元、物资折价302.34万元。
为确保募集到的款物精准高效使用,市慈善总会按照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和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对接受的定向捐赠,全部按捐赠者指定的用途第一时间交付受赠人;对接受的非定向捐赠,及时交由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物资保障组统一调配使用,并做好交接工作,及时公布捐赠款物接受、支出和分配使用明细等,主动接受捐赠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监督。
在为疫情防控一线捐款捐物的同时,市慈善总会密切关注一线防控人员家庭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截至目前,已为包括市属学校中的困境儿童、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农村留守儿童以及在抗击疫情中不幸去世的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一中队辅警黄玉怀和宿城区卫生健康局办事员刘叙普的家人在内的8200余人发放救助款物超过50万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市慈善总会汇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助力宿迁精准抗疫!
这些年来,市慈善总会努力让慈善资金在最需要的地方发挥作用。
聚焦医疗扶贫救助。针对贫困人群中尿毒症、先心病患者较多的实际情况,以慈善助医项目为切入点,努力缓解因病致贫家庭的医疗费用负担。我市从2016年开始实施“慈善血透”、“慈善先心”和“慈善腹透”项目,实现低收入家庭患者血透、简单先心病治疗“零负担”;“慈善明镜”项目为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近视镜2000副,价值60万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慈善光明行”活动,免费为9032人次进行眼病筛查,救助322人次,减免费用16万元。
聚焦“‘群’众扶贫助学”。自2016年起,市慈善总会联合市扶贫办等部门共同发起“‘群’众扶贫助学”活动,为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和城市低保家庭的大学新生筹集助学金。活动开展以来,已募集社会资金8327.12万元,帮助1.24万名大学新生解决了从家门到校门的第一笔费用。
聚焦特殊群体关爱。连续多年实施资助贫困“单亲母亲”、资助困难“癌友”等系列慈善救助项目,累计发放资助款2300余万元,资助孤儿学生1400名、大中专院校特困学生1800名、困难重病(残)患者家庭810户、贫困“单亲母亲”965人次、困难“癌友”600人次、低收入农户960户,资助市级慈善超市15家,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家庭困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聚焦住房改善救助。聚焦经济薄弱县(区)农村特困群众基本住房条件的改善,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开展“光彩慈善安居工程”试点工作,累计为147户省定重点扶贫片区内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家庭新建改造危旧房屋、添置家居用品,投入资金215.9万元。
从2016年开始实施“慈善血透”和“慈善腹透”项目以来,共救助患者40306人次,发放救助金172.22万元;“慈善先心”项目开展以来,已在市区范围内救助患者23人次,发放救助金20.37万元……
点滴爱心汇川海,点滴善行最终汇集成慈善大爱!

近年来,市慈善总会切实加强内部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工作透明度,确保慈善救助工作规范操作、阳光运行,努力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围绕慈善基层组织服务精准扶贫的目标,我市基本实现乡镇(街道)慈善基层组织全覆盖、村居(社区)慈善工作站功能基本覆盖,为慈善救助信息收集、潜在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提供保障。
不断强化慈善队伍建设。多次组织全市慈善工作人员参加省、市慈善系统业务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会同市民政局、团市委等,动员近万名大学生、社会爱心人士、社区干部等报名参加慈善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
慈善温暖着这座城市,也需要汇聚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个人的善举和善念。市慈善总会大力弘扬慈善文化,通过宣传发动,逐步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观念,努力增强全民慈善意识,使全社会都投入到慈善事业中。
在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的第四届、第五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中,宿迁均进入“全国百强”!
今年5月18日,宿迁召开慈善募捐工作会议,动员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慈善捐赠工作。截至6月28日,市慈善总会(本级)累计接受社会捐款1741.58万元。
一沙一石,堆积成塔;一涓一流,汇聚成洋。
当慈善的种子种下,幸福的花儿必将竞相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