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基层党组织是引领发展的“主心骨”。今年以来,宿迁坚持党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建设、治理协同发力,一幅“新时代鱼米之乡”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紫苏飘香,丰收正忙。在宿城区蔡集镇田洼村的种植基地,连片的紫苏枝叶繁茂,村民们来回穿梭在田地间,采摘成熟的紫苏叶,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丰收的喜悦。
“10块钱1小时,每天干8小时80块钱,老板及时发钱,半月发一次。”工人王春花说。
抢抓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机遇,近年来,田洼村在党总支带领下,成功流转土地,引进企业和种植大户,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文旅产业,通过模式创新、品牌打造、文旅融合,让曾经的“经济洼地”变身幸福高地。
“我们通过支部引领26家企业入驻到我们的整个园区,给我们集体一年带来的收入已超百万元,去年集体收入已经达到130万元。第二群众进园创业之后,人均一年收入超3万元。”宿城区蔡集镇田洼村村委会主任吴沅锴说。
产业兴,乡村活。在宿豫区关庙镇红旗社区,党建引领开辟了发展新路。当地社区党委大胆探索,紧扣“地产增效、房产盘活、资产赋能”发展要点,以村级领办项目为抓手,全资领办了宿迁五角星科技有限公司。这家投资300万元的企业,不仅让社区集体经济年增收60余万元,更在家门口为60多位居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
“我在这里上班一年多了,离家里住的地方很近,工作环境也很好,有事的话出去一下也很方便,在这里工资有4000元左右。”宿迁五角星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李凤说。
党建引领,不仅找到了产业发展的“好路子”,更在基层治理中结出了“金果子”。红旗社区创新设立的“红旗议事会”,每月一次,成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解决急难愁盼的连心平台。
“社区里有大事小情的比如说路、桥、路灯不亮了,这些通过议事会讨论,讨论过之后社区马上安排,把这事情给解决了,速度非常快。”宿豫区关庙镇红旗社区居民杨宝山说。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发展不动摇,聚焦发展与改善,治理与服务。力争三年内,努力实现集体经济收入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万元。”宿豫区关庙镇红旗社区党委书记胡方洲说。
乡村振兴,根在组织,兴在实干。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聚焦农村增活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黄河故道北部国家农业公园等八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一体推进“房路水林田产景”改善,建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70个。聚焦农民增收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四联四提”行动,建立产业化联合体42个,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超8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居全省第三。党旗在希望的田野上高高飘扬,宿迁正奋力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答卷。
记者:吴兆刚 宿城融媒 宿豫融媒
编辑:张亚南
审核:潘磊 张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