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㊴丨上海人也种地吗?请看都市农业好“丰景”!

微信图片_20220925183302.jpg

 

说到上海,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高楼大厦、霓虹闪烁的繁华都市。“上海也有农民吗?”“上海的农村还种地吗?”

绿色驱动发展,从“排碳”到“降碳”

 

崇明是上海最大的农村地区,也是地产水稻的主栽区,全区水稻种植规模超27万亩。北湖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是崇明“两无化”水稻的首批试点企业和主供基地。“水稻种植全程不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全程除草都是人工作业。”基地负责人石育萍说。

经过两年多的持续探索,崇明“两无化”水稻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及支撑体系,并在多个基地实现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成为崇明在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过程中打造的绿色农业“金字招牌”。

加速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近年来,崇明把农业科技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引入一批高科技项目。位于中兴镇的由由中荷农业创新园,一期占地543亩,引进荷兰全套温室设备和技术,建设20.66万平方米半封闭智能玻璃温室。温室旁边的雨水收集池最大蓄水量达10万立方米,为作物提供天然灌溉水;锅炉为温室加温产生的二氧化碳被风筒传入温室使用;水肥一体化营养液循环利用,废弃物处理采用发酵技术,直接生成有机肥回田。

在“双碳”背景下,绿色生态农业正在上海的乡野间跑出加速度。2021年,上海启动实施《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为核心,努力实现高品质生产、高科技装备、高水平经营、高值化利用、高效益产出,依托各区农业资源和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全力打造13个绿色田园先行片区。2021年,上海地产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率达27%,今年预计可达30%。

“这要放以前,这么多猪养在一起,臭味能飘几公里,每天都要‘吃’附近村民的投诉。”松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金山廊下万春生态农场场长曹仁荣说。猪场现在配备先进的环控系统和通风设备,机器人每6小时把猪舍打扫一遍。猪的粪尿经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可发电解决猪场职工生活用电需求。沼液还能通过管道输送到农田和蔬菜基地,用作有机肥料,实现了环境低污染、资源高利用,颠覆传统意义对养猪行业的认识。

品牌化升级,从“卖稻谷”到“卖大米”

 

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这一点李春风感受尤为深刻。松江是全国最早开展家庭农场试点的地区之一,2008年他作为第一批家庭农场经营者,承包了泖港镇腰泾村的117亩土地。如今,他的家庭农场规模扩大至417亩,并实现集稻米生产、种养结合和现代农机服务“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

上海在推动高效绿色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提出由“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如何为优质农产品寻求更加广阔的市场,品牌化是发展的必由之路。2014年,松江大米成功获批沪上唯一稻米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围绕稻米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由农业企业或合作社牵头,签约带动家庭农场,实行“六个统一”管理方式,即统一生产管理、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主打品牌、统一包装设计、统一营销价格、统一利益分配,通过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大米品质和附加值。“每亩收益可提高700元左右,实实在在地富了农民的钱袋子。”李春风说。

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粮食种植面积176万亩,产量93万吨;2022年夏粮、秋粮合计播种面积约180.8万亩。青浦朱家角的“张马大米”、闵行的“闵田悦禾”品牌、金山的“稻花湾”品牌……沪郊多地在积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的同时,鼓励各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种植标准,提高大米品质,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自有品牌。

数智化转型,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整齐划一的金色稻田里,一辆辆无人驾驶收割机马力全开,穿梭其间。上海首个5G全智能数字水稻种植示范区位于浦东新区宣桥镇腰路村基地。从地上“长”出来的5G智能杆,实时将田间管理有关的光照、温度、湿度、风速、降雨等数据采集、传输到云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结合生长模型,进行播种、施肥、灌溉、收割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200亩水稻田里所有的飞防植保工作,我一个人就能搞定。”“90后”农机队长任利伟自豪地说。

截至2021年底,嘉定区外冈镇水稻种植面积20438亩,机械化播种率达到97.4%,为农业生产由机械化向智能化升级打下基础。外冈镇的“数字化无人农场”以水稻种植区域为主,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农场设施、装备、机械等远程控制,以及智能装备和机器人自主决策、自主作业,完成农场生产、管理任务。智能驾驶系统一天作业300到400亩地,是传统人工作业效率的15到20倍。农场的日常运行管理可以在可视化智慧平台以及人机交互界面上进行。

越来越多的数字运用场景在上海的田间地头出现。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表示,下阶段,上海将按照“融合、挖掘、赋能、增效”的方向,推动数字技术与“三农”深度融合,实现管理从“管业务”向“管数据”转变,服务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发展方式从“产业数字化”向“数字产业化”转变。

 

“农业+”跨界融合

从“卖产品”到“卖体验”

“丰收”,这个带着热烘烘的秋阳香气的词语,不仅意味着物质的富足,也寄托了人们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奉贤区庄行镇浦秀村举行。一边是喜庆的锣鼓、欢快的秧歌,一边是琳琅满目的地产农产品展销、新米品鉴,还有庄行土布等非遗技艺展示和农事体验活动。

这个秋天,人们可以有更多方式去沉浸式体验“稻花香里说丰年”。崇明横沙乡丰乐村的五彩稻田画将风吹稻浪的乡野场景变为大地景观艺术;嘉北郊野公园推出稻田音乐会、稻田市集、稻田骑行、稻田露营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青浦区练塘镇东庄村一处稻田旁的农家小院变身乡村咖啡屋,时尚情调与田间野趣的奇妙“混搭”,吸引许多市区游客慕名“打卡”。

五年来,围绕建设“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目标,上海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形成特色农业型、产业融合型、生态保护型、休闲旅游型、区域联动型五类风格,日益彰显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这也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一个个昔日不起眼的小村庄,正在向着探索一、二、三产融合的田园综合体发展,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承载着“二次丰收”的希望。

点击查看专题
 
ebe77b8e-b5ad-d2f8-d97f-9d74960390eb.jpg

综   合:新华社

制   图:叶梦圆
编   辑:张晨红
审   核:肖   东    凌    子

 
 

监   制:薛胜宏
总监制:胡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