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空关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 宿迁:深化改革 建功现代化发展之路

 

8月27号晚,《江苏新时空》栏目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 宿迁:深化改革 建功现代化发展之路》为题,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宿迁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生动实践进行了全面回顾。

 
 

宿迁,应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春到上塘"、"耿车模式"都在中国改革之路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宿迁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市综合实力明显提高,群众幸福感不断攀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宿迁台记者 王萍萍

 

这里是垫湖村千亩碧根果育苗基地,丰硕果实缀满枝头。今年,该村碧根果种植面积已经扩展到1050亩,亩均年收益达1.5万元,预计今年可带动村集体收入100万元。

 

 

 

宿迁市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村民 代永

 

现在土地流转了,每亩地每年一千块钱流转费,每个月打工两三千,收入增加了很多。

 

作为江苏大包干的发源地,1978年,敢为人先的垫湖人在全省率先迈出"大包干"的改革步伐。然而上世纪90年代,由于观念固化,加之自然条件制约,垫湖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进程中逐渐落伍。穷到底的日子,又一次激发出垫湖人骨子里敢试敢为的"大包干"精神。2012年,垫湖村把1.15万亩耕地全部流转,向农业规模化、现代化转变,村里不少人摇身一变成了新型职业农民。不满足于传统种植,村干部又带领村民大胆尝试高效农业项目,种植范围从20亩逐渐扩展到500多亩。

 

 

 

宿迁泗洪上塘镇垫湖村种粮大户 任佳伟

 

我们村里面书记带头搞薄壳山核桃,每亩地一年苗子就能卖十几万块钱 我们也开始尝试,往经济效益好的方向发展。

 

如今,垫湖村人均收入从十年前的8370元提升到28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00万元。截至2019年底,宿迁全市62.9万名低收入人口、188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稳定脱贫达标,三个省级帮扶重点县摘帽,三大片区面貌明显改善。

 

 

 

 

宿迁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朱殿华

 

十年来 近8万名干部职工与扶贫开发人口深入结对,累计开展帮扶走访138万人次,同时,不断做大做强富民产业、振兴村级集体经济,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上,宿迁又在全省率先启动"放管服"改革,先后推出审批事项集成改革、"互联网+(政务)协同"、超级管理员制度等一批首创性举措,全面打响"宿迁速办"区域政务服务公共品牌。

 

 

 

宿迁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 刘洪

 

切实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壁垒,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年来,宿迁还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聚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同时,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卫生事业持续提升,真正托举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宿迁市民 王玉娜

 

公园越来越多了,城市环境越来越美了,生活在这里很幸福。

 

十年来,宿迁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19.01亿元,较2012年总量提高1.44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042美元,提升至2021年的11544美元。全市GDP年均增长9%,增速位居全省首位;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22元,比2013年初次调查时增长1.03倍。十年砥砺前行,宿迁这座江苏最年轻的地级市,正在以后发快进的姿态,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编辑:高雅 王淼

审核:潘磊

好内容,需要你的鼓励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 已显示所有评论 ~
~ 暂无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 ~
出错了,可以点击这里重试

宿迁手机台APP

看直播、听广播、报料、朋友圈...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