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27日,青阳街道阳光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从午后到夜幕,始终萦绕着团圆喜乐的氛围。“月下邻里聚 诗里家国情”——阳光社区“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暨第五届诗词大会温情启幕。活动以“诗词为媒、文化为桥、邻里为亲”为主线,提前开启的“包糖饼”体验,让烟火气裹着童年回忆;晚间的诗词竞技、才艺展演更点燃全场,百余位居民共庆双节,奏响“文化润社区、邻里一家亲”的和谐乐章。
午后两点,实践广场的临时“糖饼工坊”热闹开锣。长条木桌旁,面粉、红糖、芝麻整齐码放,老党员滕美云正手把手教孩子揉面:“小时候中秋,家家户户支起案板做糖饼,锅里冒热气时,整条巷子都是甜的。”孩子们踮脚看着面团变圆饼,鼻尖沾着面粉,惹得众人笑作一团。刚出锅的糖饼裹着晶莹糖汁,焦香与醇厚交织,小学生张乐鑫咬下一口眼睛发亮:“这味儿和奶奶做的一模一样!”居民们捧着糖饼分享,老人感慨:“一吃就想起和兄弟姐妹抢着吃的光景。”香甜里,藏着几代人的中秋记忆。
夜幕降临,阳光艺术团王井侠的腰鼓舞《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率先燃场,鼓点铿锵、红绸翻飞,与糖饼甜香汇成鲜活“社区烟火气”。社区党委书记房崇碧笑着说:“下午闻饼香,晚上品诗韵,咱们的节日就得有‘味道’。诗词大会五年从树苗长成大树,靠的是大家对传统的热爱、对邻里的情分!”
诗词竞技高潮迭起。“成语争霸赛”上,10组家庭同台比拼:必答题“成语填空”考验积累,孩子稚嫩却坚定的回答赢来掌声;抢答环节“Emoji猜成语”趣味十足,“眉清目秀”等题目让现场笑声不断;“诗词飞花令”更将气氛推向顶点。
才艺展演成了文化交融舞台。施然朗诵《记忆与荣耀》,稚嫩嗓音满含家国情怀;王奕涵《山河已无恙》诠释少年担当;《校园的早晨》《戏文说》《簪花引》等节目精彩纷呈,评委现场打分,10组家庭分获荣誉。游戏互动环节,“转呼啦圈”时孩子灵活扭动,老人不甘示弱;“抢凳子”里笑声连连,获胜者收获的不仅是礼品,更是邻里欢乐记忆。
老党员提前搭台,祖孙备战“飞花令”,少数民族党员田维江演唱《贵州大洋芋》添风情。居民说:“糖饼甜是家味,诗词韵是文化根,邻里笑是社区暖。”活动在《五星红旗》舞姿中落幕,而甜香、诗声、笑声,已成秋日最暖记忆。
未来,青阳街道将持续推进“岁时节日实践课堂”,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孙昊 汤慧明)
编辑 | 吴佳键
审核 | 蔡倩蕊
终审 | 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