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93)丨文旅升级激活消费动能

 
 
 
 
 
 
 
 
 
 
 
 
 
 
 
 
 

文旅本质是活力经济,文旅产业不仅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城市影响力、美誉度、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已成为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今年的中秋与国庆相逢,8天的“增强版”假期点燃人们出游热情,释放出消费强劲动力。全国各地在优供给、促融合、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文旅业持续升温,带动相关产业效应明显,交出一份份亮眼成绩单。

 

 

 

 
 
 
 
 
 
 
 
 
莱西:秀出“全域文旅”新风采
 
 
 
 
 
 
 
 
 
 
 
 
 
 

延伸“特优”全链条

打造“莱西有礼”区域公用品牌

 
 
 
 
 

 

莱西湖每年都要组织增殖放流活动,根据实际情况投放鲢鱼等不同品种鱼苗,既有效补充和恢复水生生物资源,又让生态更加平衡。莱西湖盛产30多种淡水鱼,湖鱼以鲜肥味美闻名,吸引众多游客专程前来体验,有效推动了莱西文旅市场发展。

 

除了做优“存量”,莱西还巧挖“增量”。今年4月下旬,35万斤从江苏盱眙引入的大闸蟹苗首次“入住”莱西,经过5个月生长,近日进入收获期。

 

莱西还瞄准餐饮市场“顶流”小龙虾做文章,于今年4月开始在姜山湿地等河湖试养,已于6月陆续收获。预计年可增加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增加村民人均收入3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就业350人以上。

 

“莱西产”大闸蟹、小龙虾的上市及热销,标志着“南虾北养”“南蟹北养”在青岛试点成功,也意味着莱西成功入局这一千亿级消费市场。

 

莱西水资源丰富,发展渔业潜力很大。莱西将在前期养殖经验基础上,继续扩大大闸蟹、小龙虾养殖规模,并带动种苗培育、预制菜加工等上下游产业链,将其打造成富民增收的大产业。

 

去年以来,莱西以农副产品为切入口,对全市12个镇街特色产品重新梳理,共收集产品8个大类、160余个小类,打造“莱西有礼”区域公用品牌,严把质量关,组团闯市场——

 

品牌产品受邀入驻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莱西有礼”线下实体店成为旅客游购“打卡点”;产品在抖音、小红书等电商平台也备受青睐,拼多多上架的“日庄火烧”15分钟“秒杀”5000单,不仅在省内畅销,还远销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问世”短短一年时间,“莱西有礼”不断“破圈出阵”。

 

 
 
 
 
 

休闲旅游串景成链

擦亮“莱西周末”文旅品牌

 
 
 
 
 

 

为有效吸引、承接大学生到来,莱西由文旅部门牵头建立“莱西周末”进高校推介活动工作推进机制,协调教体局、团委及各镇街组建14支推介小组,聘任“莱西文旅推介官”,走进青岛、烟台等五市70余所高校,通过文旅宣讲、美食品鉴等方式,推介莱西工业旅游、音乐露营、乡村休闲等精品旅游线路,发出盛情邀约。

 

站在“走在前、开新局”新起点上,莱西把打造休闲旅游首选地作为城市未来六个发展定位之一,以生态为基底,以休闲为方向,做好做足水的文章,统筹推进旅游路线设计、精品项目建设、时尚街区运营、节庆活动打造、赛事品牌推广,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和人才“富矿”,孵化了一个个富有特色的文旅IP。

 

以河头店镇为例,依托高格庄水库打造“龙泉云堤”,开设采摘、露营、烧烤等体验式旅游项目;南墅镇则利用极具年代感的工业厂房,建起青山湖影视基地,吸引剧组和游客纷至沓来;院上镇的废弃矿山变身“九顶庄园”欧式城堡,音乐节、篝火晚会、星空露营等休闲体验不断上演……

 

“周末休闲去何方,莱西处处好风光”不仅成为莱西文旅的新名片,也成为游客耳熟能详的口头禅。每到节假日,莱西各大景点、观光园热闹非凡,吸引着“一小时都市圈”里的游客前来体验。除乡村游、采摘游、红色旅游等传统模式,工业游成为莱西文旅新亮点。

 

 
 
 
 
 

高标准做强“文旅+”

全方位激活一座城

 
 
 
 
 

 

“活”城如谋战局。莱西坚持平台思维、升维思维,把“文旅+”上升到战略层面,作为聚集资源要素、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富民增收、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加快打造休闲旅游首选地。而叫响莱西水产“三件套”、打造“莱西有礼”区域公用品牌、擦亮“莱西周末”标签,都是战术层面的落实。

 

这样的逻辑,或许是莱西追求的“发展新形态”,也是全方位激活一座城的重要探索。

 

事实也在印证着这一逻辑。抛开其经济价值不论,莱西水产“三件套”带来的品牌效应是巨大的,正成为各地游客到莱西打卡的引流利器。

 

 
 
 
 
 
 
 
 
 
提质赋能 大连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凭借巨型仿生机械艺术装置、沉浸式文化科技体验馆以及文商旅综合体等产品项目,大连博涛已成长为国内高科技文旅行业的龙头企业,并入选国家文旅部技术创新中心,为东北地区唯一入选企业。

 

在大连,深耕文旅产业的企业不在少数。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两先区”“三个中心”建设奋斗目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今年,中共大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升清单》作出“促进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明确部署,助力全市文化市场主体持续发展壮大,推动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图为大连博涛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网发

 

 
 
 
 
 

扩大市场主体

产业体系日趋完备

 
 
 
 
 

 

在科技引领下,大连文化企业创新创造活力正不断迸发,随着企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主体地位不断增强,经营主体规模持续扩大、整体实力不断提升。

 

大连市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日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文化产业数字化、文化创意设计、影视传媒、动漫游戏等主导产业多点开花、活力迸发。

 

图为大连冰山慧谷熊洞街。新华网发

 

 
 
 
 
 

文旅深度融合

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

 
 
 
 
 

 

“在大连,还有人不知道‘熊北北’吗?”在大连冰山慧谷熊洞街,憨态可掬的机甲巨熊在面世不到一年便成为“团宠”。每到周末,很多大连人都会到这里逛小店、喝咖啡、拍照片,再与“熊北北”来个亲密接触……凭借着“创意文旅+商业”的模式,这处由大连冰山集团老厂区改造的开放式街区,成为“网红打卡地”。

 

大连市始终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培育业态产品,不断激发文旅市场发展后劲,依托工业遗产,盘活老旧厂房,打造新型文创园,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新型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致力打造东北亚文化旅游胜地。

 

大连国际沙滩文化节、发现王国DTM电音节、快乐海岸盛夏欢乐季、鲸屿市集……在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贯穿全年的文旅融合“大事件”提供了一个个文旅体验和消费场景,展现了城市热情,也点燃了发展热情。

 

今年以来,大连市成立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召开2023年文旅产业发展大会,现场集中签约70个项目,包括实体投资项目39个、资源开发战略合作项目23个和宣传推广平台项目8个,投资项目总额192.6亿元,进一步提升了大连文旅品牌的吸引力、辐射力、影响力。

 

与此同时,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推动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大连市整合全市红色资源,融合周边景区旅游资源,强化红色内容生产,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宣传弘扬红色文化。

 

2023年大连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现场。新华网发 钟启钢摄

 
 
 
 
 

优化营商环境

好政策让企业留下来

 
 
 
 
 

 

“相关部门为我们提供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解决了企业项目技术研发的资金需求,缓解了企业经营发展压力,让我们能够专注于核心技术积累,对于我们这样的初创企业,真是一场‘及时雨’,也更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大连厚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大连市多措并举,持续优化文旅营商环境,用更多真招实策为企业送去“及时雨”,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让大连文旅企业留下来、强起来,让大连文旅市场活起来、热起来。

 

据了解,大连市制定出台《大连市“十四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颁布实施《大连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修订印发《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全周期、多角度加大对文化企业扶持力度。

 

同时,扶持一批优质产业项目,搭建企业服务平台载体,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通过建立“项目管家”制度,对规上文化企业全部配备“项目管家”,并按照1∶1配比向重点规下企业延伸,定期面向企业发布政策信息,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项问题。

 

未来,大连市将持续深耕文旅装备制造业,推动“文旅+科技”深度融合,带动文化产业持续提升。

 

 

 
 
 
 
 
 
 
 
 
用好“老”资源 旧貌换新颜——湖南郴州优化供给激发文旅活力
 
 
 
 
 
 
 
 
 

 

游客在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仰天湖大草原的湖边游览。新华社记者赵众志 摄

 

近年来,郴州多地出台相关实施细则,鼓励村民将闲置房屋流转至村集体统一收储,再按照市场化方式盘活“沉睡”资产,以此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如今,塔水村里被“唤醒”的老屋,不仅带动近200人就业,还吸纳周边村民积极参与民宿合作社,以“村民出房、合作社经营、租金分红”的方式,对分散老屋进行集中运营。

 

除了以“唤醒”的方式盘活资源助推文旅发展,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郴州也直面生态环境欠债,在生态修复中实现“变废为宝”。

 

图为高椅岭风光。新华社记者陈振海 摄

 

过去煤灰直排沟壑,形成巨型淤泥扇面,环境污染严重,加之丹霞地貌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雨水冲刷导致水土流失较快。为了发挥珍稀丹霞地貌的优势,苏仙区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通过发展循环产业,将尾渣变为新型建筑材料,另一方面则通过实施地貌恢复、加盖覆土、植被移栽、河道清理等工程,大力修复生态。

 

随着尾渣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逐渐取得成效,原本的灰坝水面恢复了清流,曾经的“一湾死水”变为人们前来探寻的“丹霞秘境”。

 

在郴州,通过加强环境保护,进而推动生态、文化和旅游相融的案例,比比皆是。在仰天湖大草原,曾经遭人嫌弃的斑秃大地,如今变为游客口中的“南方呼伦贝尔”,连水土流失形成的边坡断面都被打造为充满童趣的“打卡”点;在郴州长卷文旅城,过去被人忽视的污染峡谷,变为古色古香的景观,复制、还原当地代表性历史建筑,还集结了各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未来郴州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增进民生福祉、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

 

 
山东省青岛莱西市

近年来,莱西针对文旅发展新动向、消费市场新特点,以“万事有解”思维,因势而动、顺势而为,战略上深图远算,战术上精准发力,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渔业,由莱西湖生态鱼、小龙虾、大闸蟹组成的莱西水产“三件套”,让莱西频频“出圈”,莱西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打造了“莱西有礼”区域公用品牌;面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迅速升温,莱西选择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对莱西文旅重新定位分析,结合年轻人游玩喜好和特点,聚力擦亮‘莱西周末’品牌,覆盖红色研学、工业旅游、音乐露营、乡村休闲。

 

 

 
辽宁省大连市

近几年,大连文旅另辟蹊径,深耕“文旅+科技”的全新沉浸式旅游模式。在科技引领下,重点打造文化科技融合、文化产业数字化、文化创意设计、影视传媒、动漫游戏等产业;并且多措并举,持续优化文旅营商环境,用更多真招实策和真金白银为企业送去“及时雨”,让大连文旅企业留下来、强起来,让大连文旅市场活起来、热起来。同时,扶持一批优质产业项目,搭建企业服务平台载体,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带动文化产业持续提升。

 

 
湖南省郴州

湖南郴州聚焦优化文旅供给侧,通过盘活乡村闲置资产,举办“唤醒老屋”行动,流转老屋、空屋,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下,将曾经的“空心村”改造为乡村旅游度假区;通过“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在生态增绿和污染减量的一“加”一“减”中,努力推动生态环境遭污染和破坏的地区重焕生机。

 

当下,城市间对项目、人才、资金等要素的吸引力,已内化为产业质量、城市品质、营商环境、生态体验、城市活力等综合实力的比拼。城市能激发出多少活力,就能爆发出多大引力,从而更好带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城市在竞争中占得先机。要把握时机,依托“文旅+”这一强劲引擎赋能,让城市颜值更靓、气质更佳,落地更多项目、铆足产业后劲,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快速提升城市影响力、美誉度、吸引力。

 

 

综   合:新华网

制   图:胡亦涵

编   辑:胡亦涵
审   核:王军海    凌    子

 
 

监   制:薛胜宏
总监制:胡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