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骆马湖碧波荡漾,白鹭翩飞。皂河镇辖区内,曾经杂乱的圩埂鱼塘已变身生态湿地,退还的湖区水面与岸边绿植相映成趣 —— 这项于今年 6 月底竣工的退圩还湖工程,正以水清岸绿的实景,兑现着当地生态惠民的承诺。
傍晚时分,皂河镇曹甸村附近的湿地栈道上,村民曹续党在悠闲散步,望着眼前的千亩荷田,他感慨万千:“原来这里满是白色垃圾,鱼塘杂乱不堪。现在水清了、花艳了,周末来玩的人特别多,这生态变化真是看得见摸得着。”
这份生态蝶变的背后,是皂河镇历时半年的攻坚付出。时间回溯至 2024 年底工程启动之初,镇党委政府组建专项工作专班,仅用 2 周便完成所有养殖户的走访动员;随后 45 天内,顺利破除圩埂 9.08 公里,啃下 “地域散、协调难” 的硬骨头。今年春日施工黄金期,镇里全程跟进保障,针对性解决作业面狭窄、船舶调度等难题:1 号圩区 3 月底完成土方清运,5 月底实现堤防加固与戗台填筑收官,6 月上旬完成剩余植被养护、场地清理等收尾工作,确保工程如期竣工。
作为江苏南水北调东线山水林田湖草沙工程子项目,皂河镇退圩还湖工程采用 “自然恢复 + 生态重建” 模式:清淤后播种 6.33 万平方米陆生植物,栽植 11.48 万平方米水生植物,构建起立体生态系统。如今监测数据显示,湖区水质稳定达到 Ⅱ 类标准,鸟类栖息种类较此前新增,防洪库容也实现显著提升。
“让骆马湖的生态环境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 —— 湖水更清了,岸更绿了,整体生态更加宜居。” 皂河镇党委书记方辉表示,项目完工后,这里已成为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真正让生态建设成果惠及于民。
生态改善更催热文旅融合发展。目前,湿地周边的景观节点已打磨成型,农文旅项目正加速落地,周边村民纷纷转型:有人开起民宿,有人当起生态讲解员,实实在在吃上了 “生态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方辉强调,接下来皂河镇将继续坚定不移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努力让碧波荡漾、蓝天白云成为老百姓 “推窗可见” 的日常风景,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态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记者:管永 通讯员: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