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身影高大伟岸,他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子女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当两代人拥有共同的精神追求,那份理解与热爱便会化作携手前行的力量。本周日是父亲节,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钱坤胜、钱赛父子俩,看他们是如何父子同心,将钱氏“花样剪彩”这门传统技艺代代相传的。
在宿城区蔡集镇一处剪纸工作室,钱赛和父亲钱坤胜正围绕一幅剪纸作品的草图展开讨论。这里是钱氏“花样剪彩”的传承地,也是两代人艺术与情感交融的见证。
钱氏剪纸是我们在家族内部传承的一个民间手艺,我们是融入了北方的剪纸和南方剪纸的一个派别综合体。我们是粗中有细,寓意叠加的内涵在里面,所以说我们成就了我们本派剪纸。
钱赛今年25岁,父亲钱坤胜是镇上的剪纸艺人。受父亲影响,钱赛从小耳濡目染,对剪纸充满好奇与热爱。
因为在我的印象里面,从小我趴在桌边,发现他(父亲)在剪的过程中,嘴(里)碎碎念的一些东西,是我们剪纸的寓意。然后他手中拿起的剪刀和红纸,是对我们生活的一个诠释。
钱赛18岁时正式跟着父亲学剪纸,父亲对他的要求极为严格,也正是这种严格,让钱赛明白了剪纸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对细节和态度的极致追求。
我记得剪的第一幅剪纸作品是一只小花猫,我父亲跟我说,我教你剪纸,现在先学画。我有一次比较倔强,因为小时候没有所谓的定力,画着画着就开始跑题了,我就被我父亲说了一通。我在画了10幅、20幅,将近30幅前提下,才完成这幅小花猫的作品。
钱坤胜的剪纸作品中,常常将“孝”与“坚韧”等主题融入其中。钱赛知道,父亲教他的不仅是剪纸,更是做人的道理。
我父亲虽然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民间艺术家,但是他在岁月的长河里面,他没有放弃过手中的剪刀,无论是顺境和逆境,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学一门手艺,最重要的是人品,这才是我爸教给我人文道德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作为新一代传承人,钱赛在剪纸艺术上大胆创新,开发了剪纸绘本、文创折扇、团扇等一系列产品,让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
无论是动物还是我们所有的人物,它都是饱含着幸福感,基本上都是微笑的状态。让其他人看到我们剪纸作品,也是比较舒服的、温馨的、温暖的。
他现在做这些作品,每一幅作品我感觉都超过我了,都相当好,做得也都到位。
如今,钱赛已经接过父亲的剪刀,肩负起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钱氏“花样剪彩”,感受它的温度与魅力。
我在我父亲的指引下,我心里想的就是能把我们的剪纸,普及到更多的乡村、社区、小学,更多的是传承我们中华传统美德。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剪出的是两代人的坚守与情怀。钱氏父子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感受到了传承的力量。
详情请收看21:10分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蔡依瑾 宿城融媒
融媒体编辑:杨雅竹
审核:解秀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