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网球足球进校园 社团课间双发力

网球足球进校园

社团课间双发力

 

      10 月 9 日,是湖滨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的社团活动日。当天,学校新建的五片网球场上热闹非凡:教练俯身细致纠正学生的握拍姿势,社团成员挥拍击球时,网球 “砰砰” 声不绝于耳,精准落在指定区域;另一侧的足球场上,足球社团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开展模拟比赛,小球员们追球奔跑、默契配合,进球瞬间的击掌欢呼响彻校园。

 

 

       2025 年春季学期起,湖滨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以 “课程筑基、社团提质、课间普及” 为核心思路,将网球、足球进校园工作与校园社团活动、课间 “活力一刻钟” 深度融合。通过分层设计的体育活动,不仅让传统体育项目焕发新活力,更让每名学生在运动中实现 “身上有汗、眼里有光”,有效破解 “小眼镜”“小胖墩” 难题,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一开始我对足球一窍不通,现在学会了很多技能,课间生活变得更丰富,操场也越来越热闹,体能也明显提高了。” 该校六(7)班学生许梓萱的话语,道出了参与体育社团的收获。

 

六(7)班学生许梓萱

       据湖滨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副校长周丽娟介绍,教育的意义不仅在课堂知识中,更藏在社团的奔跑与课间的笑声里。学校早在 2023 年便率先成立足球社团,2024 年跟进组建网球社团,同步推进两项运动进校园项目,并借鉴多地经验,构建起 “低年级兴趣启蒙、中年级技能提升、高年级梯队发展” 的分层社团体系。目前,两个社团共有成员 68 人,覆盖 2 至 6 年级。​

 

湖滨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副校长周丽娟

       若说社团是体育技能的 “培育园”,课间活动便是成果 “辐射窗”。每到课间 15 分钟,社团成员会带着小号足球、迷你网球拍,主动教同学们玩 “绕桩接力”“颠球计数” 等趣味运动,让更多孩子感受网球、足球的魅力,主动参与其中。​

 

 

       “体育课侧重让学生掌握‘颠球、传球’等基础技能,社团在此基础上加入战术讲解与模拟比赛;到了课间,社团成员化身‘小小推广员’,带动更多同学动起来。” 该校艺体副主任李金南表示,本学期以来,课间参与网球、足球活动的学生数量显著增加,成效也逐步显现 —— 部分常参与运动的学生,视力检测中 “轻度近视” 比例有所下降,体重超标学生的运动耐力亦明显提升。​

 

校艺体副主任李金南

       学生的积极转变,让老师与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社团活动能锻炼孩子的团结协作能力、组织沟通能力,这些素养反过来也为学业成绩提升提供了助力。” 该校四(8)班教师吴丽娟说。二(6)班学生梁棋芃的家长同样感慨:“孩子变得越来越活泼,周末会主动约朋友打网球,还教小伙伴打球。最让人欣慰的是,他再也不是在家抱着手机、平板的‘小宅童’了。”​

 

四(8)班教师吴丽娟

二(6)班学生梁棋芃的家长

       学生的成长与家长的肯定,为学校深化体育育人提供了有力支撑。周丽娟副校长表示,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关键是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热爱,在运动中收获健康与成长。未来,宿迁市第一实验学校将持续优化网球、足球进校园的课程与社团课间体系,让 “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力” 的成长图景,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绽放。(记者:管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