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给大家介绍滋养脏腑第一源泉——涌泉穴。《内经》云“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本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为足少阴肾经首穴。
涌,水腾而上升;泉,水泉。此穴位于全身最低处,经气自下而出向上,少阴根于涌泉,即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具有滋阴养肾、平肝熄风、引火下行、醒神开窍之功。对肾精不足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手足心热等有一定的疗效。同时现代研究发现,本穴在防治高血压疾病方面也有显著的疗效。另外, 刺激本穴还可开窍醒脑,可用于神志突变、意识昏迷等阳实闭郁之证。
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方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那日常如何利用涌泉穴来养生保健呢?
1.按揉法:每晚睡前先用热水泡足15-20分钟,使脚部血液循环加快,然后将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条腿上,用右手按揉左侧涌泉穴,左手按揉右侧涌泉穴,直至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3~5分钟。
2.擦法:先将双手搓热,在足底涂少许润滑介质,然后用小鱼际或拇指指腹,着力于皮肤表面,稍用力下压,均匀的往复摩擦涌泉穴,每分钟80~100次,擦至局部发红、发热。
3.药物贴敷法: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药物磨粉调和后用胶带贴敷于穴位处,每次贴敷2~4小时。如:用蒜泥敷贴本穴可治疗鼻衄、鼻渊;吴茱萸磨粉醋调和外敷可治疗虚火上炎所致的咽痛、咽干、口舌生疮。
注意使用擦法时局部需涂润滑介质,防止擦破皮肤;药物贴敷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同时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编导:谭亚南
摄制:胡亚洲
审核:王 婷
监制:汪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