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酒店的精致菜品“走出”包间,来到街边摆摊外卖,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连日来,我市多家较高规格餐饮企业悄然掀起“外摆”风潮,美味佳肴与市井气息氤氲交织,市民循香而来,街头巷尾升腾起浓浓“烟火气”。
下午4点刚过,市区的和睦缘酒店和京旭北京烤鸭二店、三店的门前摊位上,早已升腾起阵阵香气。蒜蓉蟹、羊蝎子、小龙虾等几十种菜品琳琅满目,热气腾腾。瓦块鱼20元一份、红烧狮子头5块钱一个……亲民的价格让市民程先生毫不犹豫地买了好几样。
买了一个(烧)小鸡,买了一个素菜,30块钱,比照原来的店里要便宜很多。
我们是连锁店,在进货渠道这一块,比正常的菜市场还要便宜一些,所以说我们能以这样亲民价卖出去。
饭店的工作人员边卖边进行现场直播,镜头中热气腾腾的烧杂烩、色泽鲜亮的青椒炒肉,看得屏幕那头的网友纷纷留言“下班就去”。
我们每天正常下午4点钟,所有的菜肴都出齐了,每天大概在晚8点之前,就收摊了。我们每天的人气就像这样,每天接待客户在900~1000人,每天的营业额在两万多元。
同样的热闹场景还出现在泗洪。下午5点,泗洪县金玺棠宴会酒店门前,美味的菜肴摆好后,一些路过市民纷纷过来购买。
蛮稀奇的,大酒店出来摆这个,价格又实惠,又能让我们这些百姓吃到酒店级别的餐食,是非常赞的。
让我们感受到了酒店里食材的风味,我们觉得这种模式非常好。
酒店厨师长介绍,这些外卖的餐品虽然便宜,但他们利用自身的厨艺优势,确保让市民吃到与在酒店包间同样的美味佳肴。
我们这么多大厨在这边,每天都是现炒,一直在忙碌。热销的像菠萝咕咾肉,一天我们要卖到六七大锅,红烧肉每天基本上卖到40斤。
店长徐进认为,酒店通过推出“外摆”服务,既能满足消费者对场景体验与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也能进一步拓展业务,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服务于辐射范围内的消费者,一方面能够提升餐饮行业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咱们城市的烟火气更加浓厚。
这股“外摆”风潮背后,是城市管理的温情“松绑”。今年春节期间,我市推出城市管理便民服务十项措施,允许摊贩适度在店外摆摊。今年6月,又推出了《“暖心城管·美好宿迁”城市精细管理“十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合理规划“潮汐式便民摊点”、推行包容“外摆一米线”,以精细化管理守护这份“烟火气”。
也感谢他们(城管部门),不然我们真的很难撑下去,有一部分的收入,大家都有事情做了。
宿迁学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长深教授认为,“外摆”让酒店以较低边际成本复用现有资源,在高端与亲民间找到了最优平衡点,开辟了增收新场景;城管部门的精细化管理替代了“一刀切”禁令,既守住市容与秩序的底线,又为经营主体降低入市门槛,既激活了市场又便捷了市民消费,可谓一举多得,具有示范意义。
更重要的是,这一政策降低了小微主体入市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激活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为稳就业、促消费提供了末梢支撑,让城市更具生活温度。
从酒店后厨到街头灶台,酒店“外摆”的不仅是菜品,更是行业转型的韧性与城市管理的温度。这浓浓的烟火气里,升腾的是民生安稳的踏实,更是经济脉动向好的希望。
详情请收看21:10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曹思鑫
融媒体编辑:邵严严
审核:解秀晴 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