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肃将军
吴肃将军,原名吴季子。1910年9月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市 (现遂宁市船山区)小南街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吴肃少小读书用功,尤其擅长书法。后考入遂宁市立第三师范读书,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积极参加反封建军阀斗争,成为该校学生运动的组织领导者。1929年,吴肃因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
1931年,吴肃参加了反帝大同盟。193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党在四川的组织遭到破坏,吴肃奉命向川陕苏区转移,途中因交通线也被破坏,遂和党组织失去联系,开始过上了流浪、失业、寻找党组织的生活。1934年秋到南京后,吴肃从报纸上看到了国民党军队正在江西“围剿”红军、前线缺少文书的消息,便考入国民党军队,准备趁机到江西回到党的怀抱。不料到江西后,中央红军主力已经长征,联系不到红军和党组织了,不久,他在心情郁闷中醉酒打了人,被国民党军队开除。此后,吴肃在流浪中当过报社校对,在街头卖过字,在公司里当过文书。直到1935年,他仍受到四川当地国民党政府通缉,无法返回四川,流落到了广州。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吴肃看到新四军在南昌宣布成立的消息,并知道了陈毅在新四军部队中任职,立即通过陈毅的弟弟与陈毅取得联系。1938年春天,吴肃找到了新四军军部后,经过组织历史审查,任新四军第一支队通讯参谋、作战参谋,随陈毅挺进苏南创建抗日根据地。1939年11月,吴肃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作战科科长。其间,他奉陈毅的指示,作为陈毅和茅山地区民族资本家茅麓公司经理纪振纲之间的联系人,在陈毅领导下对纪振纲进行统战工作。1940年7月,吴肃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作战处副处长兼作战科科长;10月协助首长组织指挥了黄桥战役。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吴肃任新四军第一师作战科科长。1942年入华东局党校学习,年底毕业后任第一师兼苏中军区参谋长。1944年底,吴肃任新四军苏中军区教导第一旅特务第二团团长,不久随主力部队南下苏浙,新四军苏渐军区苏渐公学成立后,任教育长。
1940年3月,陈毅、粟裕等会见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江南行署主任冷欣。前排左起:粟裕、陈毅、冷欣、朱克靖、邱东平、吴肃,后排左一谢云晖、左三钟期光。
抗日战争胜利后,吴肃任军调处执行部江苏省淮阴第十七小组中共执行小组成员。1946年初,任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参谋长。参加苏中七战七捷战役,后参加指挥保卫涟水战役,担任掩护主力北撤山东的任务。1947年初,吴肃奉命到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工作,他坚决要求下到部队参加实战锻炼,不久任第四纵队十二师副师长。参与指挥所部参加了孟良崮、沙土集、平汉路、豫东等战役战斗。豫东战役后,吴肃任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参谋长,参与指挥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当他率部到达福州时,上级几次电报召他北返南京,任华东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
1950年底,吴肃任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参谋长。1952年秋,任华东军区空军参谋长;不久参加抗美援朝,任中朝联合空军司令部参谋长,协助聂凤智司令员指挥志愿军空军作战。回国后,吴肃任中南军区空军参谋长,原广州军区空军参谋长。1956年,吴肃入军事学院空军系高级速成班学习。毕业后,任原南京军区战史编研室副主任,其间被陈毅、谭震林、粟裕点名主持编写新四军和华东野战军战史,为此他默默工作了六年时间。1963年,吴肃任空军学院副院长,主要负责编写教材。在编写教材时,他改变原先教材初稿印毛主席语录的做法,坚持从实际出发,该引用的地方就引用,不必引用的地方就删除了。为此,他在“文革”中受到迫害,被定为“叛徒”、“三反”分子,押往天津军粮城关押三年。1976年冤案澄清后,吴肃任原南京军区 空军顾问。
1964年,吴肃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97年8月13日,吴肃在南京逝世,享年87岁。
来 源丨“赵连军”微信公众号
编 辑丨王子龙
审 核丨孙 晨
责 编丨陈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