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幸福乡村,交通安全先行。为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在事故预防工作中的源头防范作用,有效化解农村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切实增强村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及紧急避险能力,针对群众夏季交通出行的特点,6月25日,沭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七中队与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在耿圩镇淮西村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通过宣讲让交通安全走进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增强群众道路交通安全法治意识,将交通安全知识送到村民家门口。
活动中,沭阳县公安局交警七中队队长陈东航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宣讲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他说,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农村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车辆越来越多,给村民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明显地暴露出交通安全参与者的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很淡薄等突出问题,要认真做好每场农村交通安全宣讲活动,传播文明出行理念,不断增强广大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意识,筑牢交通安全防线,助力乡村振兴。
“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我们的头部就如同西瓜一样脆弱,咱们今天做一个实验。”民警现场示范了“西瓜头盔”实验,形象诠释了乘电动车佩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
网上流传着,吃蛋黄派、喝红牛、用漱口水,也会引起酒驾甚至醉驾。这是真的吗?随后,民警拿出蛋黄派、红牛、漱口水等物品,现场邀请六位村民进行互动,让他们分别吃下这些食物并在十分钟后对六位村民进行酒精呼气测试。通过测试发现,因为个体差异,吃了容易被酒驾的食物不一定都能被检测出来,这跟吃的数量、间隔时间、对酒精的代谢速度以及人体体质都有很大的关系。
活动中,民警们还讲解大货车因其体型较大,存在较大的视觉盲区,不利于观察周围情况。特别是在右转弯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意想不到的事故,有可能货车秒变“祸车”。
被看见,才安全!在农村道路上,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就是电动三轮车。夜间行车光线弱、视线不佳,无反光标识、尾灯不亮等情形,成为电动车辆追尾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民警在本次活动中,为电动三、四轮车粘贴反光标识,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农村老人在交通出行中,属于弱势群体,交警还针对辖区老人出行特点和规律,通过发生在身边涉及老人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呼吁大家做好监护人,关注老人出行安全问题,尤其要时时了解老人的出行方向和方式,杜绝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保障安全出行,切实增强老人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毛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