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碧水清流泽故道,“三水共治”焕新颜

 
 
 
 
 
 
 
 
 
 
 
 
 
 
 
 
 
 

仲夏时节,漫步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意盎然的生态湿地与清澈见底的河流交相辉映,一幅水城交融的生态画卷跃然眼前。作为黄河故道生态屏障的重要节点,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为抓手,统筹推进“三水共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织密管网体系,筑牢治水根基。聚焦污水收集"最后一公里",全面推进管网建设提质增效。新建吴江大道、祁连山路、盛虹路等道路污水管网22.5公里,实施管网普查维护119.4公里,完成清淤工程20.1公里。即将启动的污水管网提质增效工程将新建10.68公里高标准管网,推动区域污水收集处理率提升至95%,构建起"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的治理格局。

打造生态屏障,重塑水韵生机。在污水处理厂西侧和锅底湖区域,两个生态安全缓冲区正在加快建设。通过"潜流湿地+表流湿地"复合工艺,污水处理厂尾水经深度净化后水质提升至准Ⅳ类。这项创新举措不仅让尾水焕发新生,更构建起连接黄河故道与京杭运河的生态廊道,实现水生态系统完整性修复。

强化科技赋能,创新治理模式。采用EOD模式统筹推进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建成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创新应用多级AO生化等先进工艺。通过智慧化监管平台对7家重点涉水企业实施24小时动态监测,今年以来开展专项巡查20余次,整改问题排口3处,倒逼企业实现绿色转型。

如今的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7公里河道清淤工程让长河、西条堆河重焕生机,生态缓冲区里菖蒲摇曳、白鹭翩跹。随着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正以"水韵高新"的生态底色,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通讯员 | 孙寅凯

编辑 | 赵梓婕

审核 | 驰骋

终审 | 王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