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权力》第六十三期 集成改革人大力量:栽菊东篱下 花开益乡邻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泗阳县穿城镇小史集社区原来是个有名的贫困村,曾经全村700户人家,有154户是贫困户,集体经济收入几乎是零,面对这样一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2016年,随着一个人的到来,他满腔热血一心为民,在前进路上不断创新,硬是凭着一朵花,开出了脱贫致富的新花样,这个人就是泗阳县人大代表、小史集社区党支部书记史以亮。

 
史以亮
 
 
史以亮:栽菊东篱下 花开益乡邻
 

 

仲春时节,在泗阳县穿城镇小史集社区,大棚里的香菊绚烂多彩、明艳绽放。这里不但有2000多亩的菊花种植基地,而且还在积极打造“东篱花田”菊花主题游览区。一朵朵小菊花不仅带来了美丽风景,也让小史集的富民之路一路花香。

区划调整前,小史集社区原为小史集村,还属于泗阳县的张家圩镇。当时镇里及时总结推广小史集村经验做法,抢抓政策机遇,集成空间治理、农房改善、精准扶贫、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持续放大菊花产业富民效应,打造乡村振兴“小史集样板”。而作为这一经验做法的创造人史以亮,他深知自己不仅肩负着组织的信任,更肩负着当地村民们的期待。到任以来,史以亮主动作为积极履职,想点子谋思路,不断改革创新,成立合作社带头领办菊花种植项目,积极谋划菊花产业发展,在他的带动下,现在的小史集社区大部分居民都告别了传统的一麦一稻种植,从事菊花的栽培。

随着菊花产业的不断壮大,还让一些周边农户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他们当中既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也有一般的留守老人,干的都是浇水、除草、施肥这些寻常农活。

目前,小史集社区的菊花基地亩均年纯利润在3000元以上,全村近700户村民加入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史以亮将其中纯利润的30%分给农户,1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由此带动123户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集体经济收入也由原来的零,增加到如今的30多万元,小史集也从此甩掉了省定经济薄弱村的帽子。经济好了,村里的村居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2017年开始,小史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幼儿园、残疾人之家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基本竣工。一个环境优美,百姓富裕的美丽乡村正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逐步走向现实。

现如今,随着当地菊花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史以亮还引进了菊花深加工项目,除了烘干加工菊花茶饮品,加工厂还可以把不能制作成茶饮品的菊花深加工为菊花皂、菊花洗涤液等产品,从而形成了菊花种植、管护、采摘、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