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过漫长的扶贫之路,历经“十三五”时期的脱贫攻坚,宿迁作为全省贫困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地区,干出了显著成绩,交出了圆满答卷: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市188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超过18万元;20多万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年人均收入全部超过6000元,“两不愁三保障”更加巩固。进入“十四五”后,宿迁590多万人民将和全省人民一道,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我们深为这一辉煌成就感到欢欣鼓舞,深为宿迁老区人民摆脱了贫困感到光荣和自豪!在近日的专题调研中,我们和基层干群分享了摆脱贫困的喜悦。同时,我们也认为:宿迁全面小康的基础不是太牢,城乡差别、贫富差别依然存在,而且还有一些潜在的返贫致贫风险。

产业扶贫不仅直接、有效,而且是农民持续增收的硬核。经过连续多年的增面积、扩规模,沭阳的花卉苗木,泗阳的精品林果、蔬菜、小花生,湖滨新区和泗洪的水产、碧根果、大枣、水蜜桃,宿豫的金针菜、金银花、莲藕、瓜蒌和宿城的多肉花卉……各县区都形成了特色主导产业;同时还有不少扶贫车间和小型服装厂、鞋帽厂、玩具厂等小微企业建到群众的家门口,一大批低收入农户都是通过变身农村产业工人,增加了收入,实现了脱贫。需要指出的是,那些低端小微企业生产工艺简单,虽然可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甚至下肢残疾者就业致富,但形不成产业优势,抗不住市场风浪。今年上半年受疫情、行情影响,一些小微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停产。“十三五”以来,全市桃果发展迅猛,其中泗阳、泗洪面积最大。面积过大就有一个同质化竞争问题,再加上鲜桃有保质期短等致命弱点,今年盛产期的水蜜桃价格持续下跌,每500克的零售价才一块多钱,有的乡镇已经出现桃子滞销了。当然,这与汛情有关,但也说明宿迁鲜桃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一旦供大于求,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会一落千丈。宿迁历史上就发生过桑园被刨、山楂树被砍、葡萄园被毁等令人痛心事件,这不能不引起警惕。

毋庸置疑,全市脱贫攻坚的核心指标均已完成,但由于基础脆弱,目前我市农村至少还有四类农户特别值得关注:一是虽然家有两套房(农村一套、城里一套)、有收入,但负债多、日子苦。这类户只是外面光,是隐性贫困户。现在农村有句流行语:“城里无房,儿媳妇不进洞房。”说明他们举债买房、事出有因。二是一些留守老人虽然儿女双全,但子女不孝、生活困难。三是有些户打工打的都是季节工,收入不稳定,加上子女多学费压力大,这些户属于“边缘户”。四是刚刚跨过贫困线的“脆弱户”。这几类农户返贫致贫风险极大,不能掉以轻心。

近几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挂钩帮扶下,全市年收入几十万、过百万的村居比比皆是,集体经济“空壳子”村全部清“零”。但不少村居是通过开展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在溢出土地、水面等集体资源的发包上获得了收入,摘掉了穷帽子的。如今,农村能发包的公共资源基本上都发包了,这些村居如果不增上创收项目,不拓宽增收渠道,那不单集体经济还会“歉收”,群众收入也会受到影响。

决战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全市广大基层干部,不畏艰难困苦,勇于责任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在少数干部身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庸懒散软”等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干部对帮扶工作不是有厌战情绪,就是对脱贫成果估计过高,盲目乐观;有的身在基层,却沉不到群众中去,不愿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偶尔到困难农户家也只是问问情况、填填表;有的明知帮扶项目未达预期,却弄虚作假玩起了文字游戏……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增加了返贫风险。

上述风险警示我们,脱贫摘帽后,不能大撒手。那么,站在“十四五”的门槛上,拿什么拥抱迎面走来的全面小康?怎样消除潜在的返贫风险?在调研中,我们反复讨论和思考,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宗旨教育一刻不能松。要通过深刻的思想教育,着重解决不愿担当、不善担当、不敢担当、不真担当等突出问题;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决扫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用伟大抗疫精神,激励广大干部不忘初心使命,争当人民群众的好公仆。进入“十四五”后,现代化建设对农村基层干部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要着力解决村居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能力偏下等突出问题。要通过提高工资待遇和政治待遇等手段,并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把那些学历高、敢担当、善作为的年轻党员选配到村居两委中,选拔到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有了坚强的战斗堡垒,才能跑出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速度,农民群众的小康生活才能更加持续和稳定。
产业支撑,产业兴旺,是巩固脱贫成果的硬核。要花大力气招商引资,重点引进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全力打造农村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努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产业和产品升级换代,避免或减少农产品同质化和市场无序化竞争。要把招商引资贯穿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的全过程。同时,还要统筹“线上”“线下”两种手段,推动“直播带货”,深化产销对接,让宿迁绿色农产品卖得出、卖得远、卖得快、卖出好价钱。
1.要按照省有关部门刚刚确定的“低收入家庭”新标准,对全市农村人口进行一次全面核查和识别,把那些徒有虚名的隐性贫困户精准地统计出来,并因户施策,给予帮扶。
2.对那些刚刚脱贫的“边缘户”,在政策、项目上,“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3.要建立常态化返贫预警机制,加强对低收入家庭的动态管理。在监测手段上,要推广宿豫区、泗洪县使用的“致富码”,分“红黄绿”三色进行分类管理模式,一旦发现某农户有返贫迹象,立即采取就业帮扶、救助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所有“边缘户”百分之百过上高质量小康生活。
4.对于那些没有内应力,依赖“等、靠、要”的农户,必须先扶其志,不能全包。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懂得幸福是干来的不是等来的这一深刻而又简单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帮其上项目,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5.对于那些常年打工在外和不尽赡养义务者,要借鉴泗洪做法,逐户签订赡养协议并进行司法公证,将农村养老纳入法治轨道,确保老人晚年幸福。
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在倡导节约和移风易俗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有乡规民约,还有老版新版宿迁文明20条、人情新风宿9条等等。这些措施潜移默化,收效明显,但现在不少农村家庭仍被那些带有敛财性质“礼尚往来”压得喘不过气来。据此,我们建议将禁止大操大办纳入地方人大立法,纳入乡村干部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并明确“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对带头搞大操大办、大搞铺张浪费者既严肃问责,又公开曝光。减负就是增收。只要根治这个“顽症”,广大群众定会增加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有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都是党和政府利民惠民政策的受益者。但是好政策不仅要落实好,更要宣传好。现在有些农民群众光知道银行“一卡通”上的钱增加了,却不知道是什么钱,稀里糊涂就用了。这就是典型的宣传缺位。要利用入户宣传、媒体宣传、文艺宣传等形式,理直气壮地宣传党和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利好政策,宣传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要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激发广大群众爱党、爱国热情,永远听党话、跟党走;让那些完全依赖帮扶者饮水思源,知恩感恩,振奋精神,投身到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之中。
相对贫困的农户一般都有文化偏低、技能偏少的弱项。要逐村排出人员名单,分批分期将他们送到培训机构,让他们在家政服务、老人和婴儿护理、园林管理、水产养殖、快递投送等方面掌握一技之长。加强培训,授之以渔——这是化解返贫风险的固本之策。
“十三五”时期,全市建档立卡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又通过上调药品报销范围、下调住院费起付线和报销比例,病人的医疗费、住院费按正常可报销93%。但是对于那些罹患大病、重病,花掉几万元、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家庭来说,余下的7%仍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为了最大限度免除危重病人的经济负担,沭阳县扶贫办在马厂镇实行“五个一点”(参保人员付出一点、村委会承担一点、后方帮扶单位帮扶一点、乡镇财政扶持一点、县财政补贴一点)的互助医疗保险,有效化解了这个难题,又被群众称之为“第二医保”。据此,建议市相关职能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沭阳马厂的“第二医保”,彻底消除因病返贫的潜在风险。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强化医疗机构监管。现在有些医疗机构,尤其是民营医院,常常打着“健康扶贫”旗号,为困难户、五保户提供车接车送、住院期间还发补贴、送礼品。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费用最后开在病人的发票里,由医保买单。医院收买病人,目的就是套取医保。由于医患双方都有利可图,于是小病大治、过度疗养,有些病人竟然成了“爷”,换着医院长期住。要强化医疗机构监管,就要敢于向这种违法行为“亮剑”。只有严厉打击,才能把宝贵的医疗资源用到最需要的病人身上,才能真正发挥医保的扶贫帮困作用。
“十三五”以来,我市泗洪西南岗片区、泗阳成子湖片区、沭阳连沭片区等深度贫困片区的交通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加快了片区群众的小康步伐。但有的片区省道项目用地审批时间太长,有的道路虽然建成了连接线却迟迟没有建设到位,电信网络还不能全覆盖。要致富,修好路,通网路。要通过作风建设大提升,消除审批工作中的“肠梗阻”和交通建设中的“断头路”问题,让条条农村公路畅通无阻,真正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幸福路、小康路。
农房改善,贵在为低收入农户提供住房保障,重在突出乡村特色风貌、彰显自然之美和宜居之美。宿城区耿车镇刘圩村实施农房改善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对现有民房布局稍加调整和加固改造,并进行美化绿化,增建了凉亭、绿地、小品、广场、图书室配套设施。改造后的刘圩村,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留住了古井、古树名木,也留住了乡愁,并成为省热点旅游线路。刘圩村的农房改善,集特色风貌、自然之美和宜居之美兼备,其经验和做法可大范围推广借鉴。
作者单位:
潘玉利 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现任宿迁市扶贫“三会" 主任
高行舟 原宿迁日报高级记者
编辑丨张晨红
核对丨陈驰骋 张晨红 钱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