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雪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春节诗词坊!
今天我们去看看南宋文学家陆游是如何过除夕的。
我们先一起读读这首诗: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这首诗的题目叫《除夜雪》,“除夜”就是“除夕”,题目告诉我们,陆游的这个除夕下雪啦。
这场瑞雪何时降落人间的。“四更”!是啊,开头第一句就告诉我们“北风吹雪四更初”。我考考你,这儿的“更”读为什么读第一声呢?原来“更”有两个读音。表示时间单位的时候读第一声。“四更”显然是表示时间单位。所以读第一声。古人把夜晚分成五部分,每一部分为一更,共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一更天是从19点到21点。那么,你算算,四更天应该是什么时候呢?对!就是凌晨1点到3点。正是夜深时分。这个时候,瑞雪从天而降,虽然瑞雪也是“润物细无声”,也是“随风潜入夜”。但它随的可是“北风”!“北风”可是有力量的。你看“北风卷地白草折”(zhe),“北风猎猎吹人倒”“北风吹雁雪纷纷”。陆游这首诗说“北风吹雪四更初”,四更天初至之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过冬的害虫,给麦子盖一床厚厚的棉被,来年就有大丰收啦。所以陆游把随北风而至的这场雪叫“嘉瑞”,“嘉”是好的意思,“瑞”是指瑞雪。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恰好在除夕这天到来,天赐吉祥啊。那过年了,陆游在忙什么呢?“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这两句写了有关春节的两个文化符号,这两个文化符号关涉到两个“年俗”:换桃符和喝屠苏酒。桃符是指刻着神像的桃木板。古人以为用它可以祛除恶鬼,给人们带来幸福。因为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换新符,新符需求量就很大,所以就有了陆游诗所说的:“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斟了半杯屠苏酒都来不及喝,忙着在灯下赶着写桃符。今天的贴春联就是换桃符习俗的延续;“屠苏酒”是古代过春节时常喝的酒,用一种叫屠苏的草浸泡而成,春节喝屠苏酒常常是年纪最小的先喝,是祝他又长一岁;年纪最长者最后喝,有祝他长寿之意。
这样的场面你是不是很熟悉?你身边那些擅长书法的叔叔阿姨,是不是从腊月23、24就开始被人家请去写春联了啊?大超市里、广场上,你是不是常看见有人写春联啊?陆游大诗人大概也是属于书法水平比较高的人,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都来不及举起庆贺,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其实这首题为《除夜雪》的诗歌,写的就是陆游时代过除夕的寻常故事。跟我们今天大体一样。我们一起读读、唱唱,过几天过除夕的时候,你也可以写写你的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