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万千,关心常在!
快来一起打开今天的“天气锦囊”!
今天是12月11日星期六,首先进入今天的知识科普小课堂:你知道吗?今天是“国际山岳日”,“国际山岳日”是为了唤起国际社会对山区的重视,为山区发展创造机遇,确保山区的农业和野生生物多样性,同时也为山区居民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气温上来看,明天气温最高9℃,最低-3℃,整体上来看,明天是多云的天气,空气质量良,湿度56%,北风3级,紫外线弱。
好啦,接下来进入到今天的“气象课堂”时间,今天敏敏和您分享的“气象知识”是“雾的种类”,记得收藏哦!
1 辐射雾

在日落后地面的温度下降,冷却后的地面冷凝了附近的空气,而潮湿的空气便会因此降至露点以下,并形成小水点,这便是辐射雾。
它主要在秋天或冬天的清晨,天晴且风弱时出现,在日出后不久或风速加快后便会自然消散。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
2 平流雾


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
这种雾常伴随毛毛雨的天气。春夏季节在我国沿海一带经常出现的海雾大多属于这种平流雾。
3 蒸发雾

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与水面附近的冷空气相遇便发生水蒸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深秋或初冬早晨见于河面、湖面。
4 上坡雾

上坡雾也称地形雾,这是由于潮湿的空气沿着山坡上升,绝热冷却,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产生的雾。这种潮湿的空气必须处于稳定的状态,山坡的坡度又必须较小。
5 锋面雾

经常发生在冷、暖空气交界的锋面附近,喜欢出现在秋末,初春。一般雾后便是持续性的降雨。锋前锋后均有,但以暖锋附近居多。锋前雾是由于锋面上面暖空气云层中的雨滴落入地面冷空气内,经蒸发,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凝结形成;而锋后雾,则由暖湿空气移至原来被锋前冷空气占据过的地区,经冷却达到过饱和而形成的。
6 谷雾

当较重的冷空气移至山谷里,暖空气同时亦在山顶经过时产生了温度逆增现象,结果生成了谷雾,而且可以持续数天。
7 冰雾

被冷凝为冰片时便会生成冰雾。通常需要温度低于凝点时亦会生成,所以常见于南北极。
8 混合雾

兼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百度百科里认为:混合雾是“平流雾”和“锋面雾”交织形成的雨雾连连的景象。
有利于形成混合雾的条件:
①两个参与混合的气团温差要大于10℃,各自的相对湿度要大于95%,越大越有利。这类雾有时出现在海陆气温相差很大而风微弱时的海岸附近。
②降水是产生混合雾所需要的条件,对辐射雾、平流雾则起一定的消散作用。
9 烟雾

通常所说的烟雾是烟和雾同时构成的固、液混合态气溶胶,如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等。
10 团雾

“团雾”又名坨坨雾,其本质上也是雾,团雾因局部水汽受辐射降温 ,使贴近地面的空气变冷、饱和比湿下降导致水汽凝结而形成。在大雾中数十米到上百米的局部范围内,出现的更“浓”、能见度更低的雾。团雾外视线良好,团雾内一片朦胧。
团雾的形成需要两个主要条件:
一是低层水汽充沛、空气湿度大,
二是昼夜温差大且风小。天气晴好时不易出现团雾。

与市区相比,郊区和乡村地带容易出现团雾。部分比较空旷的高速公路段也是团雾多发区。高速公路上团雾容易出现的原因是:
1、团雾与局部小气候环境关系密切,而高速公路路面白天温度较高,昼夜温差更大,更有利于团雾形成;
2、公路附近一些排放污染物颗粒的增加,如汽车尾气排放等,空气中微小颗粒的增加,有利于形成团雾。
3、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处于低洼地段的路段更容易形成团雾。
编辑丨左一凡
音频丨黄敏
审核丨倪娜 王珍
资料来源丨地理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