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空间” 乡村振兴添活力

 
 
 
 

当“闲置土地”遇上“共享”,乡村振兴便有了新解法。近年来,我市创新构建多元化土地资源共享模式,系统性盘活闲置土地,让一块块沉睡的土地变身富民增收的 “聚宝盆”,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炎炎烈日下,在宿豫区顺河街道顺兴河社区的一片“共享菜园”,几位市民正在为租种的菜园浇水施肥、清除杂草。

 

 

“这边菜地挺大的,带孩子过来玩,可以参与劳动,吃到自己种的健康时令蔬菜,对我们来说特别有意义。”市民刘予然说。

 

 

这块约20亩的菜园原本是荒草丛生的闲置土地,今年初,顺兴河社区化整为零,将土地分割为近百块规整的 “零碎地”,并面向社会出租,市民都可以认领。在大家的精心管养下,昔日的荒地变成了生机勃勃的 “共享菜园”。

 

 

 

“共享菜园已经出租了12块,我们把土地变废为宝,增加集体收入。”宿豫区顺河街道顺兴河社区党委副书记殷利说。

 

 

“共享菜园”让沉睡的土地焕发生机,“共享厂房”则可以让集体资产高效利用。在泗洪金辉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生产、包装,一派红火的场景。为破解土地、资金瓶颈,金锁镇创新推进村居、群众、企业三方联动,共建“共享厂房”新模式,蹚出了强村富民新路径。

 

 

“共享厂房租金比正常的厂房节省了4万元,有利于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泗洪金辉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士连说。

 

 

“我是住在附近小区的,步行过来上班5分钟左右,主要负责丝印车间,月薪工资大概7000元。”工人陈海龙说。

 

 

2021年以来,金锁镇先后启动了金锁、沈庄、白庙等村居“共享厂房”的建设。目前,金锁镇已有“共享厂房”15.4万平方米,带动1200余名当地居民就业,年租金收入按出资比例分配给各个村居。

 

 

“我们进行顶层制度设计,统筹推进‘共享厂房’建设,清理出不少未利用或低效利用的集体建设用地,推动乡村经济繁荣振兴。”泗洪县金锁镇副镇长仲林华说。

 

 

截至目前,我市通过盘活利用旧项目、旧资产建设的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共32个,已解决用地需求1695.1亩,其中建设用地554.5亩。去年3月,我市印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整合盘活农村零散闲置土地,市县安排用于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保障计划应不低于省下达新增用地计划的5%,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用地保障政策,让每一寸土地“物尽其用”。

 
 

记者:骆伯玮 吴羿林 泗洪融媒

编辑:张亚南

审核:潘磊 张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