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话习俗:今天吃“五红” 您知道是哪“五红”吗?

 

端午习俗中当然少不了美食,传统习俗讲究端午吃“五红”,为家人迎祥纳福。可是,什么是“五红”,“五红”有什么来历,很多年轻人已经说不清了。 上午,记者来到市区一家菜场看到,不少市民在挑选与红色相关的菜品,准备和家人共度佳节。

市民 陈女士

龙虾也是最近比较火的一个食物,以前传统的虾子也可以,就是一烧就红。

 

按照民俗专家介绍,传统意义上的端午食物其实是“五黄”,即黄鳝、黄鱼、鸭蛋黄、黄瓜、雄黄酒,随着历史变迁,“五黄"才演变为“五红”,有祈福辟邪,消灾纳福,生活就可以红红火火,幸福安康的意思,根据地域的不同,这“五红”也是不同, 只要能凑齐五种红色即可,大致上人们吃得五红就是烤鸭、苋菜、鸭蛋、龙虾、雄黄。

民俗专家 王冬

我们说到吃“五红”,不能不提到五毒,古人认为,以下五种东西有毒,蛇、蟾蜍、蜈蚣、蝎子、壁虎。古人就看它的样子就害怕,用“五红”来避“五毒”。

 

端午吃苋菜取其生命力顽强之意,也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烤鸭颜色红艳润泽,肉质细嫩,吃起来肥而不腻;而吃了鸭蛋可以保护心气神不受侵害,一般在包粽子的时候都会往里放两颗蛋黄,这样好吃又有寓意。小龙虾色泽红艳,寓意生活红红火火。大家对各种食材的选择,会根据不同地域风俗而有所偏好。

民俗专家 王冬

比如说南京人就把板鸭放进去,然后是盱眙人把龙虾放进去,其实这也看出来民俗的一个特点,就是一地一俗。

 

 

 

详情请收看21:10分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管洪伟
融媒体编辑:高雅 邓开文
审核:解秀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