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原宿迁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用宪一行深入洋河新区,就现存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开展专题调研。 洋河新区四级调研员、乡贤参事会会长陈岗陪同调研。
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科学遗产,有“绿色文物”和“活化石”之美誉,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无价之宝。洋河有着丰富的树种资源,留存了许多古树名木。地处洋河古镇东南四公里处的富强村有棵古银杏树,树龄已达215年,至今枝繁叶茂,荫如华盖。
张用宪(左1)正在洋河镇富强村古银杏树前与乡贤协会成员研讨对古树名木管养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苏北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百姓们的日子过得清汤寡水。好心人劝孙家砍树换钱购粮活命,还有的则愿以一台常州产的东风牌手扶拖拉机置换此树。当时身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孙业良,丝毫不为所动,他认为:“这棵树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断送掉了!”孙家人就这样坚守甘于清贫,让古树存活至今,给后人留下一片绿荫。
考察组还前往郑楼运河港产业园大沟村考察了柿树、银杏、桑树等古树。在座谈会上,张用宪对今后洋河新区古树名木复壮保护提出了意见建议。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它是洋河镇历史的活化石、社会变革岁月的见证者,古树管养首先要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郑楼大沟村村现存古树系明代手植,要加快排水降渍,维护古树生长良好生态条件。
陈岗对林业科技团队长期以来对洋河新区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各级乡贤协会成员要配合辖区属地担当起管养重任,与市级主管部门主动沟通,将洋河镇百年古树全部挂牌保护,把古树名木管养责任量化、细化到人,实施奖惩措施和问责措施,全面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通讯员:张思远 袁海员 闵强荣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