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泗洪上塘镇垫湖村:小村纪念馆装满45年改革故事

11月28日,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春到上塘”纪念馆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晒丰收”活动正在举行,村民们摆出大米、碧根果、黑花生等众多摊点,共同庆祝“大包干”走过45个年头。

垫湖村45周年的改革故事,都装在这个纪念馆里。

一首民谣,见证往昔“赤贫如洗”

“说上塘,道上塘,十家九户都缺粮;茅草屋,漏风墙,扯把稻草就当床;男人瘦,女人黄,小孩饿得直喊娘……”

馆内,一首民谣唱出了上塘人民当年的贫苦生活。

上塘位于苏皖两省三县交界处,地势高亢、土地贫瘠、水源匮乏,自然环境恶劣。

1978年以前,上塘老百姓的生活是“四靠”:吃粮靠救济供应、穿衣靠救济布棉、烧饭靠救济煤炭、用钱靠救济贷款。

纪念馆内有一幅上塘中学76届初中毕业生的合影。

前排8名女生中只有一人穿袜子,第二排最右边的男生还赤着脚。

一座桥下,酝酿石破天惊“大包干”

纪念馆中,一组名为“桥头夜谈”的雕像,生动还原了当时的情景。

1978年秋季,上塘遭遇特大旱灾,水库干涸见底,农作物几乎颗粒无收。

时任上塘公社垫湖大队会计、在第五生产队蹲点的苏道永,召集队长任孝干等人,趁着夜色在村口的小桥下商讨“出路”,决定“分田单干”。

此举一出,社员们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赊种子肥料,忙着播种农作物。

畜力弱,就人拉犁耙。一个人能干三个人的活,三天的农活一天就能忙完。

到了1979年,垫湖大队第五生产队粮食总产量达7.7万公斤,人均纯收入52.6元,向国家出售余粮1.2万公斤。

终于,他们摘掉了“四靠”的帽子。

于是,“大包干”在垫湖大队乃至周边大队逐渐推开。

可是,“大包干”与当时政策并不相符,因此争议不断。上级派出“调查组”“工作组”进驻上塘,进行“整改”“纠偏”。

社员们明白硬顶不行。来人检查,他们就集中起来干活;检查的人一走,他们又各自耕种责任田。

一篇报道,迎来峰回路转

纪念馆里有一处显眼的群雕。

群雕是两名记者和三位农民,坐着的是时任新华社江苏分社采编室主任、农村组组长周昭先,站在一旁的是时任农村组副组长王孔诚。

他们在上塘秘密采访10天,写出7000字的《江苏泗洪县访“穷”见闻》。该文在新华社内参发表,限于全国县团级以上领导传阅。

1982年3月4日,周昭先和王孔诚的长篇通讯《春到上塘》在《人民日报》发表,在全国引起很大轰动。

垫湖村敢为人先,改革创新,走在了前列。此后不久,“上塘经验”在江苏全省推广。

一纸“红手印”,激励改革再出发

然而,在“三农”发展的大潮中,最早实行“大包干”的垫湖村却逐步“掉队”。

到了2008年,垫湖村一度成为省定“经济薄弱村”。

穷则思变。垫湖村干部多次带领村民组团外出学习先进经验,谋划耕地由“分”到“合”,发展现代农业。

村里特意复制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当年“大包干”摁满红手印的契约书,挂在纪念馆以自励改革不能停歇。

馆内,采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出垫湖村干群改革再出发取得的辉煌成就。

2012年,垫湖村在泗洪县率先推行土地集中流转,全村1.2万亩耕地全部实行规模化经营,亩均增收400多元。

按照“拆旧建新、不占耕地、群众自愿、分期建设”的原则,村民全部实现集中居住。

村里建设了创业园,招引20多个“三来一加”项目和工业项目入驻, 80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拿工资”。

2022年,垫湖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4.94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00元。

垫湖村先后获评为江苏省康居示范村、江苏省生态村等,村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目前,垫湖村正在洽谈推进‘高校+集团+农村’合作模式,推进乡村振兴。”垫湖村党委书记周磊对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45年来,垫湖人完整地参与了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各个阶段,释放改革伟力,为乡村振兴探路。眼下,他们正在把改革创新的基因注入现代化,奋力谱写新时代‘春到上塘’的传奇,让‘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的招牌在时代发展中熠熠生辉。”上塘镇党委书记许付军说。

 
 
来源丨泗洪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丨叶梦圆
责编丨陈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