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18)两张选民证 见证新中国第一次普选人民代表

 

 

 

 

民主法治建设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在湖滨新区井头街道,居民吴成良家中保存着两张1953年的选民证,小小的选民证见证的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普选。今天的《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一起去了解两张选民证的故事。

 
 
 

 

 

吴成良手中拿的这两张选民证颜色已经泛黄,但是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见,选民证长约11厘米、宽约8厘米。上面的姓名分别写着“吴长和”、“沈桂芳”,右侧写着两点注意事项。选民证上盖有“宿迁县釜山乡选举委员会印”,据吴成良介绍,“釜山乡”范围大致包括现今的宿城区矿山居委会、幸福居委会及半窑居委会等地。

 

吴成良
 

这两张选举证持有人是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他们生前时候一直在珍藏着,我的母亲是在2017年才辞世的,她跟我讲了把它保存好,说为什么呢,说这是他们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次全国普选的一个历史见证。

 

 

吴成良今年70岁,是一名机关退休干部,也是一名市人大代表。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确认了建国初期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普选、逐级召开地方各级人大和全国人大提供了法律基础。

 
吴成良
 

普选要先进行选民登记,选民登记它要符合一定条件,一个条件就是要年满18周岁人的公民,第二个政治上审查要合格,不能是地主、反革命。

 

 

父母亲拿到选民证时,吴成良只有两岁,但是在童年的记忆中,父母一直珍藏这两张选民证,并小心翼翼压在书本里。收到选民证后的几个月时间,吴成良的父母接到通知,到指定地点参与选举活动。

 

吴成良
 

附近的选民早早就从四面八方向选举地点汇集,人人都像过节一样兴高采烈,为什么?那时候建国初期,人人都有当家做主人这种自豪感,我是国家的主人,我要行使选举自己代表的权利,感到非常神圣,非常庄严,也非常自豪。

 

 

吴成良的母亲不止一次与他说过选举现场的状况。不少选民提前两三个小时到达会场,会场周围插满了红旗,高音喇叭里还播放着当时的流行歌曲《崖畔上花开》。

 

吴成良
 

“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着那好光景。”大喇叭里一遍一遍放着歌曲,大家的心情非常振奋,后来宣布选举开始,最后要通过计票,公布代表的选举结果,结果一公布,当时的会场掌声、锣鼓声、鞭炮,整个会场响成一片。老人每次回忆起来都激动不已。

 

 

据了解,这次普选全国有近3亿人参加,选出了基层人民代表560多万人。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吴成良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当了教师,1993年初,他被选举为人大代表参加淮阴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之后也相继当选过省、县级人大代表。

 

吴成良
 

肩负一种神圣的使命,就是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绝对不能只把他只看成一种政治荣誉。从当人大代表以来,我始终认为不负人民托付,要牢记使命,不辱使命。所以说将近30年,在三级人大提出的议案200多件。

 

 

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标志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起来。1954年到1966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确立并曲折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两张选民证历经68年被完好地保存下来,纸虽无言,字却有声,也见证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巨大的普选,标志着新中国在实现民主政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大大推动了人民民主制度的发展。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热情。

 

吴成良
 

从父母作为选民,到我做了将近30年人大代表,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新中国的建设道路上,在民主法制的道路上,是坚定不移向前迈进。现在我们各方面法制也越来越完善了,人民当家作主途径也越来越宽广,参政议政方面的途径也越来越宽广。

详情请关注宿迁综合频道21:10分《楚风夜话》

记者:唐千千  徐刚 

融媒体编辑:高雅 徐静宜

审核:解秀晴

  往期回顾  

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1)泗阳程道口:道口破重围 曾经弹雨飞

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2)宿北大战遗址公园:追寻红色记忆 再现辉煌战史

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3)无名烈士墓 村民代代守

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4)吴圩烈士陵园:千名烈士永安息 红色精神永不朽

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5)宿北大战 歼敌一整师

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6)大王庄新四井 :“吃水不忘挖井人” 见证军民鱼水情

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7)烈士潘存福:挖沟破路打鬼子 24岁被杀害

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8):一把铁锹 一座人马合葬墓 

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9):武圩保卫战的“血”与“泪”

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10)洪泽湖畔的“藕奶奶” 掩护了3位新四军女战士

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11)烈士胡振友:你们先走 我殿后

 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12)烈士朱克先:他把扔进来的手榴弹反扔出去 誓死不投降!

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13)百年“六里井” 见证“军民情”

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14)朱瑞:从农家子弟到炮兵元帅

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15):一张老照片 一把剃须刀 一段烽火往事

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16)抗日英雄叶可泽:曾令敌寇闻风丧胆

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17)董仲仁:隐藏在民间的“特等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