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医院》:一周一味 —— 黄芪

 

一周一味

 

黄芪

 
暴风截图20231027100867015.jpg
 

您是否偶尔会觉得疲劳乏力、心悸气短、畏寒肢冷、汗出怕风呢?这些可能是气虚的表现。气虚症状的出现,提示着我们身体中的能量有所不足,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补。《神农本草经》将黄芪列为补气的上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补气的药材——黄芪。

暴风截图20231027100875171.jpg

黄芪属豆科黄芪属,药用部位为根,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用于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现代研究显示,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经常用黄芪煲汤或泡水代茶饮,具有很好的防病养生的作用。不过需要注意,黄芪不能直接用开水泡,是需要煎煮一下的,否则很难很好地发挥其补气的功效。

给大家介绍几款黄芪代茶饮:

黄芪枸杞红枣茶 :

暴风截图20231027101176437.jpg

黄芪,红枣,枸杞各15 克。将黄芪、红枣、枸杞加水适量,文火煲一个小时即可。每一煲一次,每次分2-3次服用。每日一剂,分2~3次服用。各类人群均可服用,长期饮用可强身健体、美容养颜。

黄芪补肺茶 :

暴风截图20231027101186437.jpg

黄芪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乌梅各6 克。将黄芪、麦冬、五味子及乌梅煎水取汁,以蜂蜜调味。可治疗气虚阴伤、自汗口渴、咳嗽不止。

黄芪当归茶 :

暴风截图20231027101194171.jpg

黄芪30克、当归6克。将黄芪、当归煎水取汁,可蜂蜜调味。可以补气生血,用于血虚阳浮发热,肌热面红,烦渴欲饮,亦治妇人经期或产后血虚发热头痛。

需要注意的是,肝火旺盛、肠胃积滞、过敏体质的人需要慎用。使用黄芪时,需要谨慎选择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如果出现不适反应,应及时停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END
 

编导:谭亚南

摄制:胡亚洲

审核:李广武

监制:汪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