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十月洋河 “丰”景如画

 

    十月的洋河大地,沃野红火、瓜果飘香,万亩高粱、万亩苹果陆续进入收获时间,处处都是一派繁忙丰收的喜人景象。


记者 蔡雨晴:

    我现在是在洋河新区的一片高粱地,大家可以看到,在我身后,火红的高粱压弯了腰。颗粒又饱满又均匀,农机手正驾驶着农机穿梭田间,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秋来五谷丰,高粱别样红。连日来,洋河新区的万亩高粱陆续进入成熟期。基地组织人员,抢抓晴好天气,开始收割。


农机手 彭宝:

    我们从早上九点钟左右开始收,收到晚上六点半左右,一天大概能收六十亩左右。
市农科院畜禽生态研究室副主任 赖上坤:

    主要是有洋绵9号、红缨子这几个品种,每亩的产量在800斤-1000斤。目前我们周边的这个品种都处于收获的季节,应该在十天到半个月就可以完成全部的收获。


    近年来,市洋河新区为提升酿造(酒)产业全链服务能力,引导发展资源在区内集聚,打造酿酒原粮种植基地,种植万亩高粱,助力白酒产业发展和“中国酒都”建设。这批收割后的酿酒高粱将全部供应到洋河新区周边的各个酒厂。


市农科院畜禽生态研究室副主任 赖上坤:

    应该说为我们全市的酿酒高粱的本地化生产和我们高端品牌的打造,提供新的品种和技术支撑。我们还要根据白酒的工艺的需求,培育更多的新品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不光高粱丰收让人喜悦,万亩苹果采摘也迎来最美时刻。在位于宿迁市洋河新区的斯味特万亩苹果园,红通通的苹果压弯了枝头,工人们在果树行间里来往穿梭,采摘着丰硕的果实,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工人 邱长英:

    一天每人要摘到1000斤果子,工资正常70多块钱一天。


    斯味特果业计划总投资20亿元,包括万亩苹果基地、万亩红梨基地、万亩葡萄基地,目前万亩苹果基地已经建成,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科学有效的技术赋能,苹果园每天四十多万斤产量的苹果走向市场,而像这样的丰收场景在这里要持续三个多月。果园管理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的果子成熟后平均单果重量都在240克左右,为了确保果子甜度和口感,每棵果树都进行了严格地疏果,最多只保留30个。


斯味特果业有限公司生产总监 李晏:

    总体的苹果糖度和着色都要比去年要好很多,目前来说平均的糖度在15度以上。今年的产量大约在一万吨左右,今年又碰上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市场行情,我们预计今年的收益在一亿元以上,对于我们来说今年是一个丰产又丰收的一年。


    斯味特果品产业园采用标准化种植苹果,现已成为国内首个单体面积超过万亩的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矮砧密植模式果园,引领国内苹果种植高水平发展。为了保证苹果丰产又丰收,公司还引进了智能分拣包装线,日分选能力超100吨。


斯味特果业有限公司仓储负责人 陈虎

    目前全线只需要5到6名员工操作,如果是没有这条生产线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分选100吨,预计得要200个人工以上。降低成本,增加工作效率以及苹果的口感,糖度这方面给他做了一个统一。

记者 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