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不断建设与发展,城市开发强度不断增加,原本覆盖着植被的泥土路,被柏油路、水泥路等硬化路面取代,再加上传统的地下排水系统设施老旧、堵塞、断裂等,导致城市的雨水渗透和排水能力受限,当遇到强降雨或连续性降水天气时,城市内便产生了积水灾害的现象。近几年来,宿迁以前瞻性眼光、国际化视野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从“河湖水系”到“市政道路”到“公共设施”,高水平、高标准、高规格将海绵城市理念全面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冲作用,提升城市蓄水排水能力,基本实现了“雨停路干”,城市道路大面积积水情况已经不再出现。
市政排水工程“海绵化”改造措施
传统的市政排水系统的核心理念是快干快排,这种方式虽然在城市暴雨强度大的时候排放效率较高,但是对城市紧缺水资源的循环有效利用毫无益处,所以,海绵城市需要从传统的管道集中速排模式,转向了生态化和可持续的雨洪管理。
灰色骨架——排水系统改造
在原有老旧管道的基础上增设直径1200mm至2000mm的大口径管道
路面铺设直径1.5米的雨水管道,给路面防涝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增强道路两侧雨水渗透功能
海绵城市对城市主干道的改造能有效的对雨水进行渗透。
绿色枢纽——道路生态化改造
▲雨水蓄滞塘平面图
▲雨水蓄滞塘剖面图
▲雨水收集池
(2)生态植草沟与下凹式绿地
▲生态植草沟示意图
▲生态植草沟实景图
▲下凹式绿地实景图
(3)绿化缓冲带与生态护坡
▲绿色缓冲带示意图
▲生态护坡示意图
接下来就跟着小编
一起看看这些年城市道路海绵化改造后
给宿迁带来了哪些变化吧
(昆仑山路)
(汉江路)
(天山路)
(珠江路)
(阳光路与江山大道交叉口)
通过宿迁易积水区域改造前后的对比照片
我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这些年来
宿迁这座城市一直在默默努力、不断优化提升
城市改造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长期的规划实施
宿迁仍然正在向着全域化海绵城市标准
加速前进中
雨水不直排、景观有改善
抬头是蓝、低头见绿
总之,
宿迁在一点一点的变好!
编 辑丨叶梦圆
审 核丨凌 子 驰 骋
终 审丨王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