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连宿高速公路灌云至沭阳段(宿迁段)项目3标X203大桥施工现场,只见大片格桑花迎风绽放,粉、紫、白三色花瓣交织成烂漫花海,不仅为紧张的建设现场增添了灵动生机,更成为项目践行绿色施工理念的生动写照。

作为宿迁市重点民生工程,连宿高速公路灌云至沭阳段(宿迁段)自开工伊始,便将“生态优先”作为核心环保理念深度融入建设全过程,无论是噪声管控、废水循环利用,还是扬尘实时监测、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抑或资源节约与节能减排技术的全面推广,每一项举措都紧紧围绕“打造生态廊道”的目标展开。
在这些举措中,“边建边绿”便是最重要的一环,为让“边建边绿”成为可见、可感的环保实践,施工单位创新采用“分段施工、动态复绿”的作业模式,实现工程推进与生态修复的有机衔接。“施工过程中,每当桩基施工结束,我们施工团队便第一时间对泥浆池进行清淤和覆土处理,同步播撒草灌混播种子,促使裸露土地迅速‘披绿’,切实做到‘建一段、绿一段’。”项目3标首席质量官吴红新笑着说。

当然,生态修复不仅在于“种得下”,更关键的是“保得住”。为确保绿化成果能够长效持续,施工单位专门建立生态管护台账,由养护人员每日记录植被长势、土壤湿度、病虫害情况等关键信息,并构建起“施工单位自检+第三方专业评估+项目办定期抽检”的三级联动管护机制。通过层层把关与动态监测,及时排查并解决养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每一粒种子真正扎根生长,化为项目沿线的“常青绿意”。
据悉,截至目前,连宿高速公路灌云至沭阳段(宿迁段)项目已累计播撒金鸡菊、狗牙根、波斯菊、格桑花等各类花草种子3000余斤,种植冬青30组、月季200株,绿化覆盖面积约10万平方米。这些举措不仅在施工沿线织就了一条错落有致、色彩纷呈的绿色防护带,更生动诠释了工程建设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通讯员丨李杰波 倪小锋 毕媛媛
编 辑丨张晨红
审 核丨驰 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