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有一种强者心态:事已至此
宿迁手机台 · 美文赏析 2025-04-11 19:55


就在他急到冒汗的时候,突然想到四个字:“事已至此。”
在他想来,最坏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再慌乱焦急毫无意义。
当下要做的,就是接受现实,找个营地休息过夜,静待天明。
当他看着夜空点点繁星,心情突然愉悦起来,忧虑顿消。
对此,大冰说:心随念走,身随缘走,人是靠心态活着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像大冰一样,做事稍不遂愿就焦虑、慌张。
在那一瞬间,你会发现,你内心的忐忑不安,突然就被治愈了。
很认可作家张笑恒的一句话:牢骚的背后,多半是低劣与无能。
时值隆冬,没想到汽车在高速上压到一块钢板,爆了胎。
“是谁把这钢板丢在路上?这路政怎么回事?我一定要举报这些不作为的人……”
然而副总却说:“人没事就好。事已至此,先报警吧。”
紧接着,副总就另外联系了车辆,带着一行人前往目的地。
结果,等到第二天洽谈时,副总神采奕奕,而他整个人却萎靡不振。
副总安慰道:既然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为什么还要抱怨呢?不如调整好自身状态着手下一件事。
有人考试落榜,从此一蹶不振,也有人找到落后的关键,收拾心态重新出发;
有人创业失败,各种想不开,也有人总结经验,找到了从头再来的决心;
有人在工作中屡屡受挫,变得灰心丧气,也有人在逆境中越挫越勇。
当你面对挫折时,先别急着质问命运,而是去想“怎么办”。
学会将抱怨转变为行动,你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糟糕。
讲的是人在乘船时,若总是僵直着身体,对抗船体的颠簸,人反而会被颠得晕头转向;
可若是放弃对抗船体,学着随船摆动,人的晕船症状很快便会得到缓解。
倘若你一味对抗命运,只会在碰撞中消耗自己,折磨自己。
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做过两件小事,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件事,是他作为生产队长,偷偷为村里人多划分了一点猪饲料地。
少安心中又委屈又气愤,但转念又想:事情已经传开了,再辩解也没了用。
面对无法改变的事,他没有过多抵抗,而是应允其发生。
你如果总是愤愤不平,对抗到底,只会白费心力,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当我们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时,我们能省下精力,创造出一个更加丰富的生活。
一个人被石头绊倒,狠狠摔了一跤,眼镜都甩飞出去了。
在你无能为力时,与其失望沮丧,抱怨命运不公,不如享受眼前拥有的。
苏轼曾在《记游松风亭》中,讲述过一次外出游玩的经历。
一天,苏轼想去山顶的松风亭玩赏,然而他爬到半山腰时,感到腿酸疲乏,筋疲力尽。
好不容易强撑着往上走了几个台阶,最终还是一屁股坐在地上。
就在他失落之时,只见一阵清风吹过,山中树影摇曳生姿。
看到此情此景,他恍然大悟:“爬不上去又怎样呢?在这里也可以观赏美景呀!”
于是你会失落、会沮丧、会懊悔,以至于生活布满阴霾。
正如网上一句话所说:珍惜是拥有的捷径,知足是幸福的根源。
当你抬头四望,便能发现你所苦苦追寻的幸福,原来就在你身边。
莎士比亚说,只要向前看,你就会发现,此刻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
事已至此,不如试着接受,忽略那些糟糕的事,永远专注自身。
当你放弃对抗,允许一切发生,能扰乱你心绪的事越来越少,你的人生也会越过越好。
来源:洞见
编辑:胡亦涵
审核:凌 子 驰 骋
终审:王军海
转载需标注“来源 宿迁手机台”
电话:0527-80909801
宿迁市新闻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