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济南“95后”地理老师凭借“3D板书”教学走红网络,在沭阳,“00后”教师王泽松也用他独特的板画教学惊艳了网友。在他的课堂上,黑板化作画布,各色粉笔变身颜料,每一节地理课都像是一场即兴艺术展,原本略显枯燥的课堂教学,在他的笔下变得生动鲜活。

昨天上午,在沭阳县正德中学高一(4)班,王泽松正在上地理课。只见他的手腕在黑板上轻轻一转,一个完美的圆形便呈现在大家面前。随着粉笔的舞动,赤道、回归线等线条渐次浮现。蓝色粉笔勾勒出寒流的路径、红色粉笔描绘着暖流的走向,不同颜色的箭头在黑板上交织成一幅生动的洋流运动图,特色的板画教学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感觉(有板画),(课堂)没有那么枯燥无味,更有意思,更能吸引我的注意力。
王老师给我们画的第一幅图,是河流地貌,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画得非常好。通过王老师的板画,会让我想知道更多地理知识。
王泽松今年23岁,精彩的课堂板画背后,是他多年的坚持与付出。在他的办公桌上,有两个笔记本,其中一本已经有些泛黄。翻开内页,密密麻麻的笔记间穿插着各种精致的手绘图——等高线、洋流图、气候带分布,每一幅都栩栩如生。这是王老师从大学时代就开始积累的"教学宝典"。
我从大三开始练课,就去练习板图(了)。在大四实习的时候,这个笔记本才真正完善出来。在上课之前我会重新记一遍(板画),在教案上先写一遍,在笔记本上再额外写一遍。可能整理的过程中会发现好像当时记的东西,又会有一些不一样的体验或者是收获。
因为没有真正学过绘画,王泽松起初练习板画时并不熟练,于是他就用自备的小黑板不断练习,最终实现熟能生巧。不仅如此,大学期间,他还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将整个高中的地理课程都提前练习了一遍。
当时画板画的话,确实有一些小困难,就像世界地图,特别是中国地图的轮廓,一定是不能勾错。像一些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的示意图,对于红笔和蓝笔的运用其实是不一样的,所以也是多练多感受,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自去年8月份入职以来,王泽松坚持每节课以板画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他说,这种方式,能更加贴近自然的将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在高一年级他所带的6个班中,多个班级地理成绩稳居年级前列。更可贵的是,这些班级还掀起了“地理热”,学生们也利用五彩斑斓的笔记,记录着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每次他上课我们都非常开心,他非常能够调动我们的学习情绪。
因为我发现用板画的话,学生真的是有一种上课两眼放光的感觉。讲完这节课,他们就会期待下节课。在讲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能够记熟他们自己特色的笔记。当堂课记的笔记,我在上面画,他们在下面画,(有的)五颜六色的比我的板书还好看。
除了在课堂上运用板画教学,王老师还会将每节课的板书录下来,同步发到网络平台,方便有需要的同学随时翻看。这种全方位的教学关怀,也让同事们感触颇深。
我们有看过他的朋友圈,也看到过其他学生的笔记,都非常漂亮。当得知他带我们班,以及我看到我们班孩子变化之后,我会感到非常幸运。
我还是希望能够进行更深入地学习。我(作为)比较年轻的老师,我也肯定是通过一些软件或者视频,学习一些老教师或者是一些明星教师的课程,去融合他们每个人的特点,去形成自己特色的课。
巧握粉笔生春风,妙用讲台育桃李,“00后”教师王泽松用他独特的“地理艺术”,为我们诠释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愿这样的“课堂艺术家”越来越多,让知识的传递永远充满温度与创意。

详情请收看21:10分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黄俣博 沭阳融媒
融媒体编辑:杨雅竹
审核:解秀晴 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