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酒都”,宿迁关于酒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00万年前!从双沟醉猿,到历经各代的制酒工艺和文化传承,再到如今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白酒之都”,宿迁的“酒”香源远流长!今天,我们就从文物的视角,了解宿迁!
不可移动文物,承载着一座城市最生动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洋河地下酒窖是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处国家级“不可移动文物”,也是全国唯一的酿酒贮存环节重点保护文物!
洋河地下酒窖被誉为白酒的“地下宫殿”,3800只尘封的酒坛,深埋于窖泥下,仅露出圆圆的坛口,历经岁月沉淀,酒体自然老熟,被称为“液体黄金”;而陶坛和窖壁上附着这厚厚的“菌落”物质,呵护着百年酒体,也仿佛在无声的诉说着它厚重的历史和传奇的造化能力。
洋河老窖池群,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不可移动文物!
“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还得窖池老”,千年老窖、万年糟是宿迁酿酒历史悠久的重要见证。窖池经历时间的积淀,拥有丰富复杂的微生物环境,窖香味更加浓了。洋河现存古窖池有2020条,窖池为长方形,下部为泥筑结构,其位置为康熙、乾隆年间洋河镇诸多槽坊旧址,是一处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时间跨度长、保存完整的酿酒手工业遗址。经过长时间的富集、繁衍、驯化,老窖池的每一克窖泥中都含有600多种有益微生物,约13亿个微生物和谐共生,组成了真正的“微生物王国”。
让沉睡的历史文化露出真容,让地下文化遗存重见天日,是考古人孜孜以求的事业。建市以来,宿迁开展了2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发现了1200多处遗迹,出土了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玉器等14800多件文物。
酒器文物(漆耳杯、陶鬹)
这只精美的漆耳杯,是出土于泗阳陈墩汉墓的西汉时期的国家三级文物。它杯长16.5厘米,宽13厘米,高5.5厘米,椭圆形,曲腹,平底,木胎,黑地红花,胎薄体轻。这件汉墓出土的木胎漆器保存完好,比较少见。
市博物馆还馆藏着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鬹、明清时期的陶瓷整套酒器等与酒有关的文物。不同时期的酒文物,让人感受不同阶段“酒”文化的魅力。

文物,只是探索“中国酒都”的一条线索。无论是馆藏文物,还是不可移动的文物,其中都蕴藏着宿迁的酒历史、酒文化,与宿迁的醇香美酒一样,值得品鉴、回味!
制作:谢康 娜娜
编辑:左一凡 方正
审核:苗苗 倪娜
监制:薛胜宏 朱颖
总监制:胡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