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刚过保质期,你是扔了还是继续吃?!

我们的日常生活
离不开各种食品
有烹饪的食材、调料
有消遣要吃的零食
还有水果、饮料
对于常吃的食品
家里往往都会先储备一些

有时候去超市买多了
就会在家里存放很长时间
每次你收拾冰箱或厨房的时候
它们就会被你“发掘”出来
但往往已经过了保质期
我们一贯的做法都是
过保质期的就扔掉

虽然把过期食品扔掉
看上去是一种正确的处理方法
但实际上我们对保质期
有着很大的“误会”
 

过期食品≠变质食品

食品并不是只要过了保质期
就一定会变质!
那我们先来说说

什么是“保质期”?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
《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
保质期的官方定义是:

 

      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保质期是厂家在实验室
通过恒温恒湿试验箱
模拟食品的贮藏条件
通过感官指标
微生物指标和理化指标
每隔一段时间记录和判断
食品质量的变化而确定的

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
指的是食品最佳食用期
是在生产厂家规定的贮藏条件下
能够保持食品优良品质的期限
也就是说在这段期限
食品不会“坏”

这里的“不会坏”有两个意思
一方面是食品的品质不变
厂家承诺保质期内
食品的外观、口感、风味
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另一方面是指生产厂家
在保质期内
可保证食品安全性
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如果过了保质期
厂家就不担保品质了
但需要明确的是
食物过了保质期
不意味着就是坏了
而是品质变差了

 

保质期≠最后可食用的期限

保质期并不是辨别食物
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
食品也有可能由于存放问题
而过早变质
所以一定要看包装上
标注的“储藏条件"
有些需要冷藏
有些得阴凉避光
还有些则需要进行冷冻

 

 

如果食品不在它适合的条件下储存
即使没过保质期
也不可以食用
其次也要注意
食品包装是否已经开封
食品的保质期
是以没有开封为条件的
如果是已经开封的食品
保质期会大大缩短

最后一定要注意
食品超过保质期多久?
过保质期也是有一定期限的
在满足前面两个条件的同时
最好不要超过原保质期
五分之一左右的时间
比如保质期是一年
如果保存的好
那就是再延长二个月左右
如果过保后
还要超过了五分之一时间
还是干脆扔掉吧!

 

过了保质期还能不能吃?

长期依赖保质期
来判断食物的我们
显然对食物的判断力
已严重丧失
如果过了保质期
一般在食品贮存条件达标
包装完好、色香味
没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
还是可以食用的
来源:好奇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