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年清朝治水名臣靳辅,在宿迁主持开挖中河,使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完全实现了人工控制,因此京杭大运河的最后一锹土,可谓是在宿迁完成。漫步宿迁运河湾公园,漫步迁里运河的最后一湾,带您感受运河的千年脉动!
运河湾公园,临水而建,北起宿迁闸,南至马陵路,“以河为线,以历史文化遗址为点,运河湾公园深入挖掘宿迁的运河文化,建设了靳辅广场、四世同堂广场、苏玻广场等一系列景观节点。
说到宿迁的运河史,就要从“泗水行运”开始说起。古泗水,是传说中“禹治九水”之一。您看这张大禹治水的《禹迹图》,也是我国最早的水系图。那这条水系就是流经宿迁的古泗水了!宿迁的运河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古徐国,据说徐偃王开挖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陈蔡运河。
从“泗水行运”后,宿迁的运河史又历经“汴泗并流”、“借黄行运”、“避黄行运”三个历史阶段。
宿迁,是全国唯一拥有大运河三个历史阶段不同主航道的城市!只有在宿迁,您才能一站式感受千里运河的“三生三世”!
如今的宿迁水系发达,拥有“两湖两河”,是名副其实的水润之城。然而回望2000多年的宿迁建城史,宿迁却是一个始终与水患斗争、水逐城迁的城市!特别是,黄河“夺泗入淮”,使宿迁成为“洪水走廊”!
宿迁是一片英雄文化的沃土,在漫长而艰苦的治水历史中,宿迁涌现了一批有勇有谋的治水英雄、治水名贤:如元代的贾鲁、明代的刘大夏、著名水利专家潘季驯,以及清代治河大臣靳辅、于成龙等。
宿迁大控制工程,是中运河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走上复兴之路的奠基礼。2014 年 6 月 22日,第 38 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而大运河宿迁段的“一线”中运河宿迁段和“一点”龙王庙行宫,也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宿迁也跨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行列!
大运河为宿迁带来了丰厚的历史遗产,如今宿迁运河两岸仍传承保留有运河文化记忆、工业记忆。
如皂河龙王庙会、宿迁金龙四大王庙、苏北大鼓、淮海戏、柳琴戏这样的曲艺技艺;工业遗迹有耀徐玻璃厂、永丰面粉厂、道生碱店、洋河酒厂、双沟酒厂等。这些文化遗产在传承、保护中,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独特的航运条件,成就了大运河宿迁段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遗存、多样的运河生态与景观。如今运河湾,生态如画、“鸿”桥飞架,让流动的文化更加生动!
当一艘艘货船穿行而过,大河泛起粼粼的波光,在货船悠长的汽笛和轰鸣声中,这条黄金水道演绎着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而宿迁也因运河,滋养着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与文化!

运河文化,已经深深浸入城市肌理,融入人们的生活记忆!作为宿迁人,我们可以自信地为我们所拥有的、珍贵的、中国的、世界的“迁里运河”而自豪!
制作:谢康 齐娜娜
编辑:方正
审核:苗苗 倪娜
监制:薛胜宏 朱颖
总监制:胡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