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战略部署,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与音乐学院师生一行6人走进宿迁市宿城区陈集镇,开展新农村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活动。
陈集镇以葡萄产业闻名,据了解陈集目前有6000余亩优质葡萄种植地,拥有优质葡萄品种10余种,年产量达1.2万余吨,成为江苏省首个葡萄类“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是宿城区重要的特色农业名片。
调研期间,师生们首先来到陈集镇政府,与新闻传播学院优秀校友,陈集镇镇长徐众及相关工作人员展开深入交流。徐众镇长详细介绍了陈集镇以葡萄种植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发展脉络: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当地葡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期种植、采摘、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其中“阳光玫瑰”等优质品种凭借口感清甜、品相出众,远销各地,成为带动村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黄金果”。同时,镇政府仲委员、潘委员重点介绍了王继成等几位当地葡萄种植大户,讲述了他们通过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实现了自身致富,更是带动周边农户抱团发展,为产业振兴树立了标杆。
次日,实践团队的“助农宣传”行动正式展开。在团队嵇海山和闵致康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师生们聚焦葡萄产业,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推介”创作。陈集镇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倪朵化身“葡萄推荐官”,带领师生走进葡萄园深处:从葡萄藤的修剪养护,到果实从青涩到饱满的生长历程;从“阳光玫瑰”晶莹剔透的外观,到入口清甜多汁的口感,倪朵用生动的讲解和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了陈集镇葡萄的独特魅力。
师生们兵分多路,运用航拍技术俯瞰万亩葡萄园的壮观景象,翠绿的藤蔓在田垄间铺展,一串串饱满的葡萄点缀其间,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图景。同学们深入各个葡萄园,走进葡萄大棚,与园主、工人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关于葡萄种植的故事——从最初的技术摸索到如今的规模化经营,从传统销售到电商助力,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陈集镇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勤劳与智慧。倪朵更是现场展示了不同品种的葡萄,与大家分享葡萄的生长特性和品鉴技巧,阳光下,饱满的果实折射出产业振兴的希望光芒。
“这里的葡萄甜在嘴里,更甜在心里。”团队成员廖同学感慨道。品尝着清甜多汁的阳光玫瑰,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这一颗颗葡萄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陈集镇人用汗水浇灌出的“致富果”,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体现。
此次实践活动中,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与陈集镇正式建立暑假社会实践基地。这不仅为高校学子提供了接触乡村、了解社会的实践平台,更通过专业的影像创作、宣传推广,让陈集镇的葡萄产业被更多人知晓。嵇海山老师表示:“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撑,更需要品牌赋能。我们希望通过镜头记录乡村之美,用专业能力助力特色产业发展,让更多人看到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
从田间地头的细致观察到镜头语言的精心打磨,南京晓庄学院师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此次陈集镇之行,不仅让师生们深刻理解了“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更见证了特色产业如何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未来,随着校地合作的深入推进,相信会有更多青春力量汇入乡村振兴的洪流,让像陈集镇这样的乡村,在特色产业的带动下,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通讯员丨刘依琳 姚茜月 廖梓茜
编 辑丨张晨红
审 核丨凌 子 驰 骋
终 审丨王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