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搭建教师交流学习平台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从12月11日开始,王园小学开展为期三天的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 。本次活动由校长室牵头 ,负责教学的姚芳校长,教科室丁前松主任担任评委。
参赛的16位青年教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 ,撰写了详细的教案 ,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有效地把知识点落到每位学生的心里,短短40分钟的课堂教学,呈现不一样的精彩,展示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
对于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就会有不同的解读和不同的构思 。《比尾巴》是一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语言通俗易懂,欢快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第一节课由冯晴老师执教, 冯老师寓教于乐 、情感朗读、佳句模仿、步步紧跟,环环相扣 ,孩子们学得轻松愉快且饶有兴趣。第二节课由宋雨晴老师执教 ,宋老师用游戏导入 、出示图片、角色扮演方式将孩子们带入到一个有趣的童话世界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师生互动积极,课堂气氛活跃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章欣田老师在教学《乌鸦喝水》中 ,设计了“送字宝宝回家”这一识字环节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表现自我的欲望 ,寓学于乐,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
于婷婷老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通过课件演示放石子,引导学生观察乌鸦是一颗一颗地把石子放入瓶子中的 ,可以看出于老师的这堂课立足于文本,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
《狐狸分奶酪 》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王阿颖老师在执教本课时,通过图片导入激起学生兴趣,一块诱人的奶酪,将学生的思维拉入课堂,引出课题。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管斯红老师在执教《夜宿山寺》时,通过自由读,合作交流,挑战冲关等学习方式指导学习古诗 ,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古诗的韵律 ,结合看图想象理解诗意 ,体现了教师独到的教学理念和扎实的教学功力 。
葛颖老师是一位深受孩子喜爱的老师,她的课堂学生学得扎实,学得轻松。在《风娃娃》的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词语的积累,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堂亮点纷呈。
陈聿老师对《敕勒歌》的教学注重读写结合 ,深入浅出让学生了解诗意。
葛菲菲老师是今年新入职的老师,葛老师以她那执着的干劲,清新大方的教态,丰富的知识,耐心的引导 ,在教学《雾在哪里》这一课时,引领孩子们与文本对话,进行了朗读,说话,字词句段品析等方面的有效训练,让学生的双基得以不断巩固 。
《狐假虎威》是一篇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 ,整堂课中陶欢老师很注重字词句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悟、概括能力 。结合插图使学生比较清楚地认识到狐狸狡猾的特点 ,课堂教学结构合理,层次分明 。
《大自然的声音 》是一篇充满韵律的写景散文 ,蔡静老师能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美读、感悟 ,让学生真正的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父亲、树林和鸟》一文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 。陶梦凡老师选择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汇报了课题中“父亲”,“树林”,“鸟”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
孟安琦老师在教学第二课时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朗读,读出情:对小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读出形:边读边的头脑中过电影,画画 ;读出神:悟出语言文字的言外之音。
《梅兰芳蓄须》是一篇略读课文,韩源志老师让学生记住导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既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又合乎略读课文的功能定位 ,学生独立学习预留了空间 。学习活动“避港拒演” “蓄须拒演”“买房拒演”“自伤拒演”串联全文的主要内容。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行文优美。李娇娇老师以她优美的教学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独创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司媛媛老师执教时采用读中悟,悟中读的教学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树”和“鸟”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感悟大自然的和谐美。
同享语文教育之美 ,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 ,是每个语文组老师们的真挚愿望 。热闹的课堂,不时的鼓掌, 向我们诠释了语文的巨大魅力。
此次大赛不仅锻炼了教师,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而且培养出一批很有潜力的教学新秀 ,达到了比赛的预期效果与目标 。虽然比赛结束了 ,但我们学习的步伐不会停止 ,希望老师们更深入细致的钻研新课标精神 ,在反思中进步,在实践中提升 ,乘着课改的春风迎来语文教坛上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盛景 !
编辑丨王子龙